第72章 香料换渔网(2 / 3)

加入书签

堆小小的玛瑙,红的艳,黑的亮,混杂着琥珀色的颗粒,阳光透过陶罐边缘,在地上投出细碎的光斑。

“这就是胡椒?”

阿福的娘踮着脚张望,手里还挎着个装着腌鱼的陶盆,“听说能让臭鱼变香?”

“不止呢。”

哈桑拿起一小撮递给她,“炖肉时放几粒,能去腥味。”

阿福娘小心翼翼地接过来,凑到鼻尖闻了闻,猛地打了个喷嚏,惹得周围人都笑起来。

更让人惊奇的是乳香。

哈桑打开皮囊,倒出几块半透明的树脂,它们像凝固的琥珀,在晨光里泛着淡淡的金黄。

有人忍不住伸手摸了摸,指尖沾了点黏黏的胶质,凑近一闻,一股清冽又厚重的香气漫上来,混着海风的咸味,竟有种说不出的安宁。

“这东西能做什么?”

李伯捻起一小块对着太阳看,光线从树脂的纹路里穿过去,像流动的蜜。

“点着了能驱虫。”

哈桑划了根火折子,点燃一小块乳香。

青烟袅袅升起,香气瞬间弥漫开来,压过了码头上的鱼腥味,连盘旋的海鸟都停在桅杆上,似乎被这奇异的气味吸引。

渔民们开始搬运棕榈绳,二十捆绳子在甲板上堆成小山。

阿里蹲在旁边,拿起一捆绳子解开,抽出一根往礁石上反复摩擦,纤维只是微微起毛,没有断裂的迹象。

“真结实!”

他用波斯语惊叹道,又转头对哈桑说,“比我们从巴士拉带来的麻绳好多了。”

哈桑笑着点头,忽然注意到李伯正盯着他们的船舵看。

那是个用硬木做的舵杆,顶端缠着几圈铜丝,比本地渔船的木舵精巧得多。

“李伯是想问掌舵的法子吧?”

林默看出了他的心思,轻声提醒。

李伯脸一红,搓着手不好意思地开口:“俺们的船在近海还行,一到深海就晃得厉害,你们这尖底船……是咋掌舵的?”

哈桑朝阿里招了招手。

阿里放下手里的绳索,走到船舵边,伸出粗糙的手掌按住舵杆。

“你看,”

他边比划边说,“尖底船吃水深,舵要做得小些,转弯时得顺着浪的方向,就像……就像鸟在风里调整翅膀。”

他歪着头想了想,捡起根树枝在沙地上画了个船底的形状,又画了几道波浪线。

李伯蹲在地上,眯着眼看得认真,手指跟着树枝的轨迹在沙上划着。

阿福也凑过来,时不时问一句:“那遇到台风咋办?”

阿里就拿起树枝,画出船帆如何收放,舵杆往哪个方向转。

太阳渐渐升高,把码头晒得暖洋洋的。

渔民们把香料装进陶瓮,阿拉伯水手们则将棕榈绳捆在船舷两侧。

乳香的青烟还在袅袅飘散,混着棕榈叶的清香和海风的咸味,在码头上萦绕。

林默望着这一幕,忽然觉得这场交换不止是绳索换香料。

李伯和阿里在沙地上勾画的船型,渔民们对香料的好奇,水手们抚摸棕榈绳时的惊叹,就像两条原本平行的河,在此刻交汇成一股溪流。

哈桑忽然从船舱里拿出个小小的铜制罗盘,递给林默:“这个送你。

在海上,它比星星还可靠。”

林默接过罗盘,铜盘冰凉的触感从掌心传来,中间的磁针微微晃动着,始终指向一个方向。

他想起李伯说过,祖辈们靠星星和洋流导航,遇到阴雨天就只能在近海打转。

“我送您一张海图。”

林默转身跑回村里,很快拿来一卷用麻布绘制的海图,上面用朱砂标出了暗礁和洋流,“这是我们世代相传的,从湄洲岛到泉州港的近路。”

哈桑展开海图,手指抚过那些弯弯曲曲的线条,眼睛里满是惊喜。

“太珍贵了!”

他指着一处用贝壳标记的海湾,“这里是不是有淡水?”

“是!”

李伯凑过来说,“那地方叫月亮湾,涨潮时能停船,岸上有口井,水是甜的。”

船匠阿里忽然拉着李伯往渔船那边走,指着渔船的龙骨比划着什么。

李伯连连点头,转身喊来两个后生,让他们把渔船的舱板掀开,露出里面的结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