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渐入佳境(3 / 4)

加入书签

定价肯定要涨,对已经看过前四期内容的老读者,就太不公平了。

    最终为了维系老读者这个基本盘,编辑部采取了折中的做法,特刊上只登载后续十万字的剧情,但在正文前面加了500字的前情提要。

    至于特刊发行的日期,则定在了9月15日——所以前面说的是四期而不是三期。

    这两件事尘埃落定后,张延又接到了杂志社社长张绍梅的家宴邀请——也是直到这时,张延才得知对方原来也是恒江人。

    等和社长叙完了乡土情。

    张延本来就准备打道回府了,结果跟家里一联系,父母都劝他先别急着回来,最好留在津门避一避风头。

    这几个月因为杂志热卖,张延在老家的名气也越来越大,本就闹得家里不得安生,前两天他被杂志社的桑塔纳接走,更是轰动了小半个城区。

    毕竟恒江是个穷地方,一般局领导出门也就坐个吉普或者嘎斯69。

    更别说这还是直接从津门派来的车。

    张延走后,家里的门槛都被踩烂了,连文教局都专门派人来了解情况,乡下的亲戚更是络绎不绝。

    “总之你先在外面躲躲吧,你那钢丝床被你二舅妈给占了,我晚上都只能在报社睡办公桌。”

    “我二舅妈来干嘛的?”

    “她想让你这位大作家帮着走走门路,给你表妹在城里安排个正式工作。”

    “不是,表妹初中都没毕业……”

    “先不说了,又有电话打进来,也不知是哪路牛鬼蛇神。”

    挂断电话,回忆着父亲那无奈又烦躁的语气,张延也有些心烦意乱,这出名果然是一柄双刃剑,你享受了成功的好处,就得面对接踵而来的麻烦。

    或许应该先攒钱买套房子,搬了新家总能清净一些——他原本卖冥币就是为了换套大房子,如今这也算是不忘初心了。

    等张延把自己要暂时留在津门的事情,跟责任编辑王忠旗说了,王忠旗自然是一百个赞成,立刻又向杂志社提交了住宿餐补申请,让张延安心在津门搞创作。

    就这样过了几天,到8月31号傍晚,张延忽然又接到了父亲的电话。

    张兴国在电话里说,下午有个京城的商人找上门,说是想找张延商量一下《红楼名侦探》单独出版的事情。

    对方自称书商,虽然不是公家人,但手上有这方面的资源,保证能把书卖出去,而且给出的稿酬肯定比国营出版社大方。

    先前一直都是国营出版社负责出书,这突然冒出位个体户……

    张兴国觉得不太靠谱,所以就拿自家儿子正在津门为借口,只让对方留了个联系电话。

    “书商?”

    张延也是头回听说有这么个职业,有心想去编辑部问问,但想到《津门文学》旗下也有出版社,自己跑去问什么个体户书商好像有些不妥。

  &nb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