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数据为媒司马青川的硬核追爱记(3 / 4)
餐体验,我需要补充几个参数——你对菜品的盐度有偏好吗?比如‘低盐’‘极低盐’,我可以提前电话沟通后厨,按91ho推荐的每日5克盐标准,折算每道菜的最大用盐量。”
我举到半空的手顿了顿,看着他一脸“等待输入参数”
的期待,忍不住笑:“不用这么精确,正常清淡就行,后厨知道怎么把握。”
他却皱起眉,打开手机备忘录,在“约会准备清单”
里加了一条:“待确认:粤菜馆盐度控制标准。”
接着又抬头问:“那用餐时长呢?根据餐饮大数据,情侣用餐平均时长为1小时42分钟,考虑到我们需要‘聊生活日常’,我建议设定2小时15分钟——既不会因时间太短导致话题中断,也不会因过长影响后续休息,这个时长的性价比最高,你觉得需要调整吗?”
“……不用调整,顺其自然就好。”
我揉了揉太阳穴,突然有点担心下次约会会变成一场“时间管理考核”
。
他却像是得到了明确指令,立刻在清单里补充:“用餐时长:135分钟(含15分钟餐后茶歇)。”
然后点开导航app,对着屏幕比划:“从你家到粤菜馆的距离是32公里,晚高峰可能会有拥堵,我计算了三条路线——路线a走高架,平均耗时18分钟,拥堵概率32;路线b走辅路,耗时25分钟,拥堵概率17;路线c绕远路,耗时22分钟,拥堵概率9。
为避免迟到影响约会体验,我建议你提前3o分钟出,选择路线c,需要我把路线详情同步到你的微信吗?可以附带实时拥堵预警链接。”
我看着他手机屏幕上三条标着不同颜色的路线,连“每个路口的红绿灯时长”
都标得清清楚楚,彻底没了脾气:“不用链接,我到时候跟着导航走就行,你不用这么麻烦。”
“不麻烦,这是‘基础社交模块’的必要准备。”
他收起手机,又从背包里掏出一个巴掌大的文件夹,打开后里面居然是打印好的粤菜馆菜单,每道菜旁边都用荧光笔标了备注——“清蒸鱼:蛋白质含量2og1oog,脂肪3g1oog,符合低脂需求”
“虾仁滑蛋:胆固醇含量58g1oog,低于每日推荐上限3oog的2o”
“炒时蔬:膳食纤维23g1oog,可搭配主食补充碳水”
。
“我提前筛选了12道符合‘清淡+营养均衡’的菜品,你可以提前勾选偏好,这样到店后直接下单,能节省15分钟点餐时间,把更多时间用在聊天上。”
他把菜单递过来,还附带一支笔,“如果有忌口或过敏食材,也可以标注在旁边,我会同步给后厨,避免出现‘食材风险’。”
我捏着那张被标注得像“项目方案”
的菜单,看着上面密密麻麻的营养数据,突然想起上次他送的“工作效率报告”
,忍不住调侃:“司马工,你这准备工作,比咱们公司的新能源项目立项报告还详细。”
他却没听出调侃的意味,反而认真点头:“约会和项目一样,都需要提前规划和风险控制。
项目失败会导致资金损失,约会准备不足会导致体验不佳,两者的核心逻辑是相通的——都是通过优化流程、降低变量,达成预期目标。”
说到这里,他突然意识到什么,又补充道:“不过你放心,我把‘绿萍学妹的满意度’设定为最高优先级,比项目kpi还重要。”
这话让我心里莫名一暖,刚想开口说点什么,就见他看了眼手表,突然道:“现在是21:15,距离下次约会还有45小时45分钟。
根据‘时间管理四象限法则’,我需要在明天中午12点前完成三项任务:一是确认粤菜馆的盐度控制和食材清单;二是同步路线c的实时拥堵数据;三是准备‘生活日常’话题清单——我整理了1o个方向,比如‘近期阅读的书籍’‘周末休闲活动’‘对天气变化的感受’,每个方向下有3-5个细分问题,能避免聊天时出现‘话题空白’,需要我现在给你预览一下吗?”
“不用预览了,聊天的时候想到什么说什么就好。”
我赶紧摆手,生怕他当场掏出话题清单开始“预演”
。
他却坚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