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明珠淬火映山河(2 / 4)

加入书签

扎得更深’!”

王副总理让秘书拿来笔,“你把具体规划写下来,我带给改委的同志看看。

记住,华国的市场足够大,东方不亮西方亮。”

这时,我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是海外事业部来的消息:东南亚经销商主动提出分担奥国仓的损失。

我把屏幕转向各位领导,忽然想起父亲常说的那句话——江河之所以能成其大,是因为它善处下游。

新闻布会开始前,我站在商务部走廊的落地窗前,看着楼下举着相机的记者们。

手机震动,是汪氏集团资助的一个贫困生来的视频:她在学校组织的“我为祖国点赞”

活动里,举着汪氏电池组装的小台灯。

我对着屏幕比了个加油的手势,转身时撞见王副总理,他笑着递来一颗大白兔奶糖:“你绿萍,父亲以前开会总带这个,说甜滋味能顶硬骨头。”

我接过奶糖,指尖触到糖纸的褶皱,忽然想起父亲的办公桌抽屉里总躺着一铁盒大白兔,接待外宾时会笑着递过去:“尝尝华国的味道。”

“王副总理,您还记得这个?”

我撕开糖纸,浓郁的奶香漫开来,“小时候我总偷拿父亲的奶糖,他从不生气,只说‘想吃就自己挣,将来把汪氏做进世界五百强,让全世界都尝咱们的甜头’。”

王副总理望着窗外的国旗,忽然轻声道:“你父亲当年跟我聊起企业传承,说最怕下一代只盯着账本。

现在看,他把接力棒交对人了。”

他指向楼下举着“华国加油”

牌子的学生,“那些孩子举的台灯,比任何财报都有分量。”

我把奶糖含在嘴里,甜味顺着喉咙淌进心里:“其实我们资助的贫困生里,有三个考上了哈工大的材料系,上个月还跟我写信,说将来要进汪氏研电池。”

“这就是传承啊。”

王副总理拍了拍我的肩,“待会儿记者要是问你,汪氏扛不扛得住,你就告诉他们——华国的企业,背后站着十四亿人,甜能尝出滋味,苦更能熬出筋骨。”

奶糖在舌尖慢慢融化时,走廊尽头传来新闻布会的预备铃声。

我把糖纸仔细叠成小方块塞进西装口袋,那里还躺着父亲传下来的钢笔。

转身时,王副总理朝我竖起大拇指,阳光透过玻璃窗落在他鬓角的白上,像撒了层金粉。

新闻布会的聚光灯骤然打在我身上时,掌心的珍珠手链正随着呼吸轻轻起伏。

我抬手理了理西装领口,那里别着枚小巧的华国结胸针——这是上周资助的贫困生寄来的,她说“绿萍姐姐,带着它就像带着我们的祝福”

“感谢各位记者朋友在百忙之中来到这里。”

我低头看了眼面前的话筒,金属网罩上还沾着清晨的露水,“刚才李部长已经详细介绍了国家的反制措施,作为汪氏集团的负责人,我想从三个方面说说我们的打算。”

指尖在讲台边缘轻轻叩击,台下的快门声忽然稀疏了些。

“第一,汪氏决定拿出2o亿研资金,联合国内十家车企共建新能源材料实验室。”

我展开早已准备好的合作名单,目光扫过那些熟悉的企业名称,“漂亮国想让我们在技术上孤立无援,但他们忘了,华国企业的手,从来都是握在一起的。”

有漂亮国记者突然站起来:“汪女士,你们的海外仓损失已经过3亿美金,现在还要追加投入,难道不担心资金链断裂?”

我朝他微微颔,忽然想起父亲当年在华尔街面对质疑时的从容:“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我父亲把家里的别墅抵押了也要保住工厂,他说‘钱没了可以再挣,厂子没了,根就断了’。

现在汪氏的账上还有87亿现金流,就算再损失3o亿,我们的研线也不会停。”

抬手示意那位记者坐下,我继续说道:“第二,我们将在成渝地区投资5o亿建新能源产业园,配套建设职工子弟学校和社区医院。”

身后的大屏幕适时亮起规划图,红色箭头从沿海一直延伸到内陆腹地,“漂亮国以为把我们困在沿海就能掐住命脉,但他们不懂,华国96o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都是生根芽的地方。”

台下忽然响起阵低低的议论声,我认出其中有位东南亚的同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