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风雨同舟:汪氏集团抵御西方侵权指控纪实(2 / 3)

加入书签

,我一直强调,企业要想走得远,必须掌握核心技术。如果我们像有些企业那样,依赖国外的技术授权,今天西方一施压,我们就只能任人宰割。现在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是对的。”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推开,秘书小陈拿着一份报纸快步走进来,脸色有些紧张:“汪董,这是刚出的《泰晤士报》,上面…… 上面有关于您的报道。”

接过报纸,头版的标题瞬间刺痛了我的眼睛 ——“汪绿萍:靠窃取技术发家的华国商人”。配图是我上个月在米兰国际香水展上接受采访的照片,文中却恶意曲解我的话,说我 “承认借鉴西方技术,只是换了个包装”。

“太过分了!他们找不到证据,就开始造谣抹黑汪董!” 一位年长的董事气得拍了桌子。

我深吸一口气,将报纸放在桌上,平静地说:“各位不必生气。他们越是这样,越说明他们心虚。早在昨天,我就预料到西方媒体会搞这一套,已经让公关团队准备了回应声明。” 说着,打开笔记本电脑连接投影,“大家看,这份声明里,我们逐条列出了《泰晤士报》报道中的不实之处,附上了我在米兰香水展的完整采访视频链接,还有我们专利申请的官方记录截图。最后我特意加上一句:‘汪氏集团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恶意抹黑,将通过法律途径维护权益,也呼吁国际社会尊重事实。’”

李红梅看着幕布上的声明,点头道:“汪董,您考虑得太周全了!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

“两步走。” 我伸出两根手指,清晰地说,“第一,配合政府工作组,整理好所有证据,下周由律师团队正式向欧盟知识产权局提交抗辩材料,同时外交部会通过外交渠道,向欧盟方面表达我们的立场,要求他们公正处理。第二,加大公关宣传力度。我已经联系了新华社、央视,他们会派记者来咱们的研发中心和云南原料基地采访,全面报道‘清露系列’的研发过程。下月初,我们还会在巴黎举办新闻发布会,邀请当地媒体、消费者代表,还有国际知识产权专家,现场展示我们的研发成果,让大家亲眼看看,汪氏的技术到底是不是自主研发的。”

“汪董,您这安排太到位了!有您领着我们,汪氏肯定能渡过这次难关!” 张启明激动地说,其他董事也纷纷点头,眼神里的担忧渐渐被信服取代。

起身走到落地窗前,看着窗外的阳光穿透云层,洒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我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董事:“各位,这次事件确实是个挑战,但也是个机遇。它让我们看清了西方霸权的真面目,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汪氏的实力,看到了华国企业的骨气。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在政府的支持下坚持自主创新,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我相信,经过这次考验,汪氏一定会站得更高,走得更远!”

热烈的掌声在会议室里响起,我看着董事们脸上重新绽放的笑容,心中充满了力量。我知道,这场仗不好打,但有国家做后盾,有团队并肩作战,我们一定能赢。

接下来的日子里,反击行动有条不紊地展开。在巴黎新闻发布会上,面对数百名媒体记者,我亲手展示了 “清露系列” 的研发样品 —— 从最初的手工调配小样,到最终的成品包装,每一步都有详细的记录。当播放研发团队在云南茶园采集原料的纪录片时,画面里调香师们顶着烈日筛选茶叶、提取成分的场景,让现场不少记者都露出了动容的神色。

“汪女士,有报道称您的研发团队中有曾任职于 LVmh 集团的成员,这是否意味着你们的技术存在借鉴?” 一位法国记者尖锐地提问。

我从容一笑,拿出那位团队成员的履历和入职合同:“这位调香师确实曾在 LVmh 工作,但他 2019 年入职汪氏时,已经过了竞业限制期。而且我们的‘清露系列’在 2018 年就完成了核心技术研发,他加入后主要负责的是产品香气的微调。如果您不信,可以对比我们和 LVmh 的专利技术文档,核心成分和提取工艺完全不同。”

现场的知识产权专家也随即发言,从技术层面证实了我们的专利独立性。这场发布会后,国际舆论开始转向,不少欧洲媒体发文质疑欧盟诉讼的合理性,社交平台上 “支持汪氏” 的话题也热度渐涨。

可西方媒体并未善罢甘休。《华尔街日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