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汪氏集团董事会关于国安局自查的讨论记录(2 / 3)

加入书签

>

屏幕上随即切换出供应链名单,两家企业的名字被标上了醒目的红色。陈董事的肩膀微微垮了下去,手指不安地绞着桌布。

“还有周董说的离职潮,” 我调出 hR 系统的后台数据,“这二十多份离职申请里,有十五个人的劳动合同还有三个月就到期,其中八个人已经在私下接触竞争对手。自查只是导火索,真正的问题是我们的人才保留机制已经落后于行业水平 —— 去年的薪资涨幅只有 5%,而行业平均水平是 12%。”

数据图表在幕布上清晰展现,同比下降的曲线刺得众人沉默不语。我合上文件夹,目光扫过在座的每一位董事:“至于那位年轻董事说的‘针对汪氏’,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这次自查涉及全市十二家重点企业,我们只是其中之一。昨天下午,我和国安局的王处长谈了两个小时,他透露这次行动主要是为了排查境外势力的渗透,而我们的海外分公司确实有三名员工与敏感机构有过接触。”

我将一份加密邮件的截图投影出来,发件人的 Ip 地址标注着境外敏感地区。“各位,我们现在要解决的不是抱怨自查是否尊重员工,而是要弄清楚这三名员工到底泄露了什么信息,如何补救供应链的漏洞,以及怎样向合作方证明我们的合规性。”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刚才义愤填膺的董事们纷纷低下头,或是翻看面前的文件,或是小声和助理交流。李董事率先打破沉默,语气里已经没了刚才的怒火:“董事长,您怎么不早说?要是知道这些情况,我们也不会这么激动。”

“因为我需要先核实清楚所有信息,而不是跟着情绪走。” 我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董事会的职责是解决问题,不是发泄情绪。现在,我们来逐项讨论解决方案:首先,法务部立刻整理自查的合法依据,向全体员工发布说明会;其次,研发部全面排查核心技术的保密情况,我亲自去和那位研发总监谈;第三,市场部联合采购部,三天内拿出供应链替代方案;最后,人力资源部重新制定人才保留计划,下周提交董事会审议。”

我看向众人,目光坚定:“国安局的自查不是对我们的否定,而是提醒我们正视管理中的漏洞。与其抱怨不被尊重,不如用合规经营和完善管理来赢得真正的尊重。各位有异议吗?”

董事们纷纷摇头,刚才的怨言早已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专注和凝重。李董事站起身:“董事长,是我们太冲动了,没有看到问题的本质。行政部马上配合法务部准备说明会材料。”

“研发部今天就开始技术排查。” 赵董事也立刻表态,“我亲自盯着,一定把漏洞找出来。”

我抬手示意李董事坐下,指尖轻轻点了点桌面:“李董,不是我刻意隐瞒,而是在没有核实清楚前,任何推测都可能引发更大的混乱。就像您刚才说的‘不尊重员工’,其实昨晚我已经让 hR 总监和二十位不同层级的员工代表聊过,有十六人表示理解合规检查,但担心信息被滥用 —— 这也是我要求法务部必须在说明会上明确‘数据保密条款’的原因,所有员工信息仅用于本次自查,核查结束后将由第三方机构监督销毁。”

秘书立刻将《员工信息保密承诺书》模板投影到幕布上,红色印章清晰醒目。我转向仍有些局促的赵董事:“赵董,关于研发总监的事,我知道您心疼人才。早上通话时我已经跟他承诺,军工项目的保密审查由我全程跟进,他只需要专注技术研发。另外,针对核心技术团队,我准备启动‘保密津贴’制度,每月额外发放基本工资的 20%,这笔预算会从今年的研发经费里列支,不会影响其他项目。”

我调出早已准备好的薪酬调整方案,指着其中一条补充道:“而且技术排查不会影响正常研发进度,我已经协调国安局的技术顾问明天过来对接,他们会用专用设备进行筛查,不占用咱们的研发设备和人力。”

陈董事这时终于抬起头,语气里带着一丝愧疚:“董事长,供应链的事是我疏忽了。但那两家被列入实体清单的企业是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三天内找替代方案恐怕……”

“这点我已经考虑到了。” 我立刻接过话头,屏幕上随即切换出三家备选供应商的资质文件,“采购部上周就做过供应商储备调研,这三家企业不仅有同等资质,报价还比原来低 3%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