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珠宝大赛风云:智破卑劣计,匠心展国威(3 / 4)
作人员的提醒声传来,我深吸一口气,整理了一下身上的米白色旗袍 —— 旗袍领口绣着与 “敦煌飞天” 系列相呼应的飘带纹样,是汪氏集团的绣娘用苏绣技法手工绣制的,与展台中的珠宝形成巧妙呼应。
走上展台时,台下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 “敦煌飞天” 系列作品上。我走到展台旁,拿起话筒,声音清晰而沉稳:“各位评委,各位同仁,大家好。我今天带来的‘敦煌飞天’系列,灵感来源于敦煌莫高窟第 320 窟的《飞天》壁画。这幅壁画创作于初唐时期,画中的飞天神女身姿轻盈,衣袂飘飘,展现了华国古代工匠对‘美’与‘自由’的极致追求。而我希望通过珠宝设计,让这份跨越千年的美感,在当代绽放新的光彩。”
说着,我拿起 “飘带承露” 手镯,对着展台的聚光灯展示:“大家可以看到,这对手镯的飘带部分,采用了华国传统的‘累丝’技法,每平方厘米的面积上,有 120 根金丝交织。更特别的是,我在飘带的末端加入了‘活扣’设计 —— 这些看似固定的飘带,其实可以随着佩戴者的动作轻轻摆动,就像壁画中的飞天神女在随风起舞。”
台下传来一阵惊叹声,一位来自法国的评委忍不住举手提问:“汪女士,我注意到手镯上的翡翠坠子颜色深浅不一,这是特意设计的吗?还是选材时的巧合?”
我微笑着回答:“这是特意设计的。敦煌壁画经历了千年的风沙侵蚀,颜色会随着时间推移产生自然的深浅变化,这正是它的独特魅力。我在选择翡翠时,特意挑选了从浅绿到深绿的渐变色系,模拟壁画的‘时光痕迹’。而且,每一枚翡翠坠子的形状都不相同 —— 有的像花瓣,有的像露珠,有的像祥云,这对应着敦煌壁画中飞天神女散下的不同宝物,寓意‘万物有灵,各美其美’。”
评委恍然大悟,频频点头。另一位来自日本的评委接着问道:“汪女士,您刚才提到花丝镶嵌是华国的非遗技艺,在制作过程中,您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比如如何让传统技艺适应现代珠宝的佩戴需求?”
“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 我语气诚恳地说,“传统花丝镶嵌技艺多用于宫廷珠宝,注重观赏性,却忽略了实用性。比如之前的花丝作品,容易出现金丝断裂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汪氏集团的研发团队花了两年时间,将现代金属加固技术与传统花丝工艺结合 —— 在金丝内部加入了极细的钛合金丝,既不影响花丝的细腻质感,又能提升珠宝的耐用性。就像这枚‘莲心坠露’耳坠,即使佩戴者日常活动,也不用担心花丝断裂。”
我边说边拿起耳坠,轻轻晃动了一下,耳坠上的翡翠坠子与金丝飘带随之摆动,在灯光下划出优美的弧线,宛如飞天神女在空中舞动。台下的观众纷纷拿出手机拍照,闪光灯此起彼伏,却丝毫掩盖不住珠宝本身的光芒。
当我介绍完最后一件 “飞天揽月” 项链时,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一位头发花白的意大利老评委站起身,用不太流利的中文说:“汪女士,我从事珠宝设计行业五十年,见过无数优秀的作品,但‘敦煌飞天’系列让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美 —— 这种美不仅有精湛的工艺,更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它让我明白,珠宝不仅仅是装饰品,更是文化的载体。”
老评委的话赢得了全场的认同,掌声再次响起。我深深鞠了一躬,说:“谢谢您的认可。华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从商周的青铜器镶嵌,到唐宋的金银器,再到明清的翡翠珠宝,每一个时代的珠宝都承载着当时的文化与审美。作为当代华国设计师,我有责任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用现代设计语言,让世界看到华国匠心的魅力。”
展示环节结束后,评委们进入了紧张的评审阶段。司马青川走到我身边,递来一杯温水:“刚才的介绍很精彩,尤其是对翡翠渐变颜色和钛合金丝加固的解释,既展现了传统工艺,又体现了创新,评委们都很认可。”
我接过水杯,心里充满了感激:“多亏了你带来的新型镶嵌材料,还有老匠人们的辛苦付出。没有大家的支持,‘敦煌飞天’系列不可能这么完美。”
下午,大赛结果公布。当组委会主席念出 “冠军 —— 来自华国的汪绿萍,作品‘敦煌飞天’系列” 时,台下瞬间沸腾。我走上领奖台,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