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香料的温度:从对峙到共绘(3 / 5)
笑出声:“去年他说我们的陈皮是‘发酵失败的橘子皮’,今天这味道,像不像他收藏的那瓶 1975 年的苦艾酒?”
会长沉默地看着全息屏上的对比数据,突然问:“汪董事长,你们的标准是怎么制定的?”
“用了三千年。” 我调出张泛黄的古籍扫描图,“这是宋代的《陈氏香谱》,里面记载了七十二种香料的储存方法,我们只是用现代科技验证了其中的三十一种。” 我指向屏幕角落的小字,“比如这个‘阴干七日’,经检测恰好能让香料的水分活度稳定在 0.6 以下,比欧洲标准的五日法更适合热带香料。”
首席调香师突然摘下眼镜擦了擦:“我们一直以为标准是用来卡别人的,原来……”
“标准是用来让每种香料都发光的。” 我合上全息屏,阳光恰好透过彩窗在茶席上投下彩虹,“就像这杯龙井,你们用银壶追求华丽,我们用紫砂讲究本真,没有对错,只是不同路径。但前提是,你得懂它。”
会长突然举杯:“我敬华国的‘懂’字。” 他一饮而尽,喉结滚动后长长舒了口气,“明天我想带团队去参观你们的实验室,特别是那个能让陈皮和薰衣草做朋友的设备。”
林老板悄悄碰了碰我的胳膊,眼里闪着光:“汪总,他们刚才看我们的眼神,跟去年完全不一样了。” 我望着香氛仪里依然缠绵的两种香气,忽然想起出发前父亲的话:“做生意就像配香料,不是要盖过别人的味道,是要让每种味道都恰到好处。”
侍者端来新泡的茶时,动作明显轻柔了许多。他给会长斟茶时,特意将水温计凑到壶口,低声报出 “83c”。
我朝他点头微笑,他耳根微微发红,转身时,绣马甲上的茶渍在阳光下像朵绽开的花。
交易所的大会议室里,法国方突然抛出个难题:“既然汪董事长说共生,那不妨现场比试。” 他们请来三位米其林调香师,要求用同批马达加斯加香草,分别按法式蒸馏法与华国冷萃法制作基底香。中小企业主们都捏了把汗 —— 冷萃法的设备还在货车里。
我却笑着点头:“可以,但要加个条件。” 我让林老板打开行李箱,取出二十个贴着不同标签的小瓶,“请各位调香师从这些华国香料里任选三种,加入基底香。” 当法国调香师看到瓶身上 “黄山松针”“武夷岩韵” 等字样时,眼神明显变了。
法国调香师选香料时带着明显的挑衅 —— 专挑标签上看起来最 “古怪” 的:长白山雪松露、安溪铁观音浓缩液、还有瓶标着 “六神花露” 的透明液体。首席调香师皮埃尔冷笑一声:“这些东西加进香草基底,会毁了它的甜润。” 他的助手正往蒸馏器里倾倒香草碎,铜质器皿加热时发出滋滋声响,甜得发腻的香气立刻弥漫开来。
我示意张总打开货车后备箱。冷萃设备其实是套便携式装置,拆开时像堆不锈钢零件,组装起来却严丝合缝。林老板往萃取罐里注入 8c的山泉水,当香草荚在低温中舒展,他突然想起什么:“汪总,要不要加咱们带的活性酵母?” 去年在云南试验时,这种酵母能让香草的乳脂感提升 40%。
“不用。” 我按住他的手,“就让纯粹的冷萃说话。”
蒸馏法的基底香率先完成,皮埃尔举着烧杯绕场展示:“看这琥珀色!传统蒸馏能锁住香草 90% 的醛类物质。” 他往里面滴了两滴普罗旺斯薰衣草,香气立刻变得尖锐起来。三位米其林评审点头称赞,其中一位甚至闭上眼:“这是南法乡村的味道。”
轮到我们的冷萃基底时,皮埃尔突然嗤笑:“没有加热,香气分子根本无法释放。” 话音未落,张总掀开萃取罐的瞬间,会议室里像突然绽开了片香草田 —— 不是蒸馏法那种单薄的甜,而是裹着奶香的醇厚,尾调里竟藏着点类似焦糖的微苦。
“这不可能!” 皮埃尔冲过来想掀设备,却被首席评审拦住。老调香师用瓷勺舀了半勺冷萃基底,放在鼻尖轻嗅:“里面有…… 发酵的香气?”
“是自然酶解。” 我调出实时监测屏,“低温让香草中的糖苷酶保持活性,把大分子分解成更易感知的小分子。” 屏幕上,冷萃法的香气成分峰值比蒸馏法多出七个,其中一个标注着 “天然奶香前体”。
最震撼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