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脑科风云:从误诊危机到全球联盟的崛起之路(3 / 3)
望你亲自带队,去勘察西伯利亚冻土样本库。”
教育部刘副部长的声音突然从头顶的音响传来,她身后是正在调试 VR 教学设备的学生:“首批强基计划学生设计的‘脑科学启蒙’课程,已经被纳入全国中小学选修课。绿萍,你们要不要办个全球青少年脑科学大赛?”
实验室的警报声突然响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吴秘书长举着加急文件冲进来:“‘意识上传’课题特批立项!不过 ——” 她笑着指向大屏幕,“伦理审查委员会提了个要求,让你们先开发 AI 道德判断模型。”
我环视着满室忙碌的身影,按下控制台按钮,全球科研网络的实时数据在穹顶汇聚成璀璨星图:“各位,这不仅是脑科学的新起点,更是我们全人类认知的新边疆。让我们 ——”
“改写生命的代码!” 三百名科研人员的齐声回应,在实验室里久久回荡。
“改写生命的代码!” 的声浪尚未消散,实验室的全息通讯闪烁着红色警示。世卫组织紧急连线接入,总干事的面孔带着罕见的凝重:“汪董事长,你们的 AI 阿尔茨海默病诊断系统,在非洲出现三例误诊,当地媒体正在发酵......”
我迅速调取病例数据,纳米电极采集的脑电波图谱在虚拟空间展开。林薇推来实时分析报告,声音有些发颤:“训练数据中缺乏热带地区疟疾患者的脑影像,导致算法出现区域性偏差。”
“启动‘全球脑库’补充计划。” 我转向通讯器,“陈司长,能否协调驻外使领馆,协助建立 20 个热带地区数据采集点?” 陈司长的回复即刻传来:“已联系疾控中心专家组,三小时后出发。另外,欧盟愿意用撒哈拉沙漠的气象数据交换我们的诊断算法优化方案。”
此时,伦理审查委员会的全息投影突然介入,委员们身后悬浮着全球抗议集会的画面。主席推了推智能眼镜:“关于‘意识上传’课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要求你们暂停研究,公众对 AI 道德模型的质疑已形成舆论风暴。”
吴秘书长匆匆赶来,手中的平板不断刷新着舆情数据:“别急,我们联合社科院连夜起草了《脑科学伦理白皮书》,用‘量子纠缠式道德决策树’模型或许能破解争议。” 她调出模拟演示,不同文化背景的道德案例在算法中碰撞出智慧火花。
警报声再次响起,这次却是来自剑桥分中心。老教授举着沾有咖啡渍的论文,声音激动得发颤:“我们发现了!神经突触再生的关键蛋白!但需要张江总部的量子计算机进行三维建模。”
发改委赵主任的直升机直接降落在楼顶停机坪,带着新规划的 “脑科学超算走廊” 方案:“华为、腾讯的算力中心已接入,全国 5G 基站将优先保障科研数据传输。” 他指着全息沙盘,青藏高原的量子卫星接收站正在虚拟落成。
财政部孙处长的视频会议突然切入,身后跟着国际审计团队:“绿色科技补贴追加五亿,但欧盟要求我们公开沙特太阳能项目的碳排放数据。” 她眨眨眼,“不过作为交换,他们开放了火星脑认知数据库的全部权限。”
我站在数据洪流中央,看着全球科研网络如同神经网络般生长。当脑机接口的首次人体试验成功信号传来时,世卫组织的总干事再次连线,这次他的笑容充满敬意:“汪董事长,你们的修正算法已被纳入全球医疗标准。但......” 他停顿片刻,“NASA 希望用阿波罗 17 号的月球脑认知数据,换取你们的神经再生技术。”
实验室的穹顶突然亮起各国国旗,这是外交部传来的捷报:127 个国家申请加入 “全球脑科学联盟”。陈司长的声音带着自豪:“绿萍,联合国要设立‘汪氏脑科学奖’,这是华国科技首次主导国际科研奖项。”
林薇捧着新研发的微型脑机接口装置,眼中闪烁着光芒:“汪总,这个设备能让渐冻症患者用意念打字了。” 她的身后,全息投影正绘制着人类大脑与 AI 深度融合的未来图景,而我们,才刚刚踏上这场波澜壮阔的认知革命之旅。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