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2章 遗简藏古谚(1 / 3)

加入书签

“龙川郡的‘山地星纹灌溉适配’方案,还在哪个司压着?”

冯劫的声音在白虎殿晨间的简报会上显得格外冷峻。

他手中拿着一份薄薄的竹简,上面清晰地标注着南越龙川郡两个月前提交的申请。

负责工程协调的官员额头渗出细汗,支吾着:“这个……冯大司空,方案涉及水利司、格物院和南越都护府三方协调,流程上……”

“流程?”

冯劫打断他,将竹简不轻不重地放在桌上,“流程走了六十天,龙川郡山地里那些等水灌溉的禾苗,能等六十天吗?”

坐在上的嬴政,目光扫过那份竹简,没有立刻说话。

他想起不久前在嘉年华上,越姮姬看似随意提起的一句百越古老谚语:“林中的溪流,不会因为官道改了方向就停止奔流。”

当时只觉有趣,此刻回味,却像一根细刺,扎在了心间。

几乎同时,在格物院的一间实验室里。

公输哲正对着一台新研的“星纹智能联合播种机”

皱眉。

机器精密,效率惊人,但操作界面复杂得连他手下的熟练工匠都需要对照手册才能操作。

“这东西……送到北疆的牧民手里,他们能用吗?”

他忍不住自问。

旁边,张苍正在用星纹扫描一卷古老的月氏星象图,闻言抬头,机关义肢指向图谱上一处复杂的星宿标记:“公输院长,你看这个。

月氏人靠观测这几个星宿的方位和亮度,就能判断未来十天的风向和湿度,准确率惊人。

他们的智慧,未必就比我们这满屋的星纹参数逊色。”

公输哲沉默地看着那古朴的图谱,又看了看自己那台“先进”

却可能无人会用的机器,第一次对“技术至上”

的理念产生了动摇。

文明对话,从“心”

开始:

在张良的精心筹备下,“联邦星纹文明对话”

在新建的“文明共生馆”

举行。

馆内没有华丽的装饰,中央矗立着一根奇特的“星纹文明共生柱”

,柱身融合了百越竹编纹、月氏星象图和关中秦纹,顶端星纹投影流转,无声诉说着融合的理念。

月氏王带着部族中最德高望重的星象师来了,百越的越姮姬和九黎的黎妘巫也带来了各自的工匠和药师。

起初,气氛有些微妙的凝滞。

联邦官员们习惯于数据汇报,而部族代表则保持着古老的矜持。

打破僵局的,是公输哲的展示。

他并没有炫耀格物院的最新成果,而是带来了一个看似朴素的“星纹竹编数据加密盒”

“这是我们与百越工匠合作的作品。”

公输哲解释道,“外部是百越传承千年的双螺旋竹编法,内部嵌入了微型星纹阵列。

我们现,这种古老的编织纹路本身,就蕴含了一种极其复杂的几何密码,与星纹算法结合后,数据加密强度提升了三成,而且……更难以被域外的标准解密程序破解。”

越姮姬走上前,轻轻抚摸着那盒子,眼中闪烁着自豪与感动:“我们的祖先编织渔篓、存储粮食时,没想到这些纹路,有一天能守护联邦的数据。”

另一边,月氏的老星象师则在星纹沙盘上,仅凭观测模拟星宿,就校准了一台星纹导航仪的定位参数,其精度与张苍动用卷九〈昆仑墟》计算的结果,误差微乎其微。

老星象师声音沙哑,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星辰指引方向,亘古不变。

你们的机器很快,但我们的眼睛,看得更远。”

嬴政坐在听众席中,默默听着,看着。

他手中拿着越姮姬赠送的一个“星纹祈福竹篮”

,竹篮编织得并不完美,甚至有些粗糙,却带着手作的温度。

他忽然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全场:

“朕曾以为,星纹是划一的度量,是联邦强大的唯一基石。

如今方知,它更应是一座桥梁,连接不同的智慧,照亮彼此的道路。

强行用一种模式去覆盖万物,那不是文明,是蛮横。”

治理思辨,刮骨疗毒:

文明对话带来的触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