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星火出海令(2 / 3)
范增抚着长须,缓缓道:“史无前例之举,必伴史无前例之争议。
老夫建议,于条例中增设一款:凡海外新拓之疆土,可依其人口、资源,临时增设一至三名‘海邦议员’,列席白虎殿议政,以示联邦海内一体,共襄盛举。”
此议一出,众人皆觉眼前一亮,这无疑是凝聚人心、激励开拓的妙招。
然而,就在条例即将进行最终表决的关键时刻,一个清冷而沉静的声音响起,如同冰水泼入沸汤:
“且慢。”
众人循声望去,开口者是监察令成员之一,道家代表玄真子。
他起身,手持拂尘,面容古井无波,向议席中央微施一礼。
“冯执政,诸位同僚,”
玄真子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宪章之基,在于‘山河’。
山河者,有根之土,有源之水,承载国族之魂,文明之脉。
然则,汪洋大海,波涛无定,虚无缥缈,何以承载‘山河’之重?舰队漂泊于无垠之水,无山可依,无河可据,此‘魂’,又将燃于何处?依附于何物?”
他目光扫过众人,最终落在那光幕的条例文本上,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质疑:“无根之木,岂能繁茂?无源之火,岂可长明?若‘山河’概念可随意延伸至茫茫大海,则宪章基石何在?其严肃性、神圣性,又将置于何地?此举,莫非是要我华夏联邦立国之本,随波逐流乎?”
一席话,如同给热烈的气氛按下了暂停键。
殿内顿时安静下来,不少人面露思索,甚至迟疑。
玄真子提出的,是一个根本性的哲学与法理问题。
宪章不是儿戏,其每一个概念的界定都关乎国本。
若“山河”
可以无限泛化,那宪章的边界又在哪里?
刘邦脸上的笑容僵住了,张良微微蹙眉,项羽则是不耐烦地啧了一声,觉得这牛鼻子老道又在故弄玄虚。
萧何看着玄真子,又看看冯劫,最后目光投向殿外东方,仿佛在计算仪式是否已被打断造成的损失。
冯劫作为主持者,面临的压力最大。
他不能强行压下这等关乎宪章根本的质疑,否则监察令的存在意义何在?
就在殿内气氛趋于凝滞,玄真子的质疑如同无形壁垒挡在《海外行宪暂行条例》之前时——
一名传令官快步走入,将一枚密封的玉简呈送到冯劫面前。
“席自新琅琊港急件,需当场启阅,公示于众。”
冯劫立刻接过,当众打开玉简。
玉简之上,并非长篇大论,只有一行以精神力镌刻、仿佛蕴含着海浪咆哮与意志火焰的小篆,旁边还有一枚小小的、散着微光的附件印记:
【海即移动之山河,舰即浮沉之疆土。
宪章所至,魂之所依,皆为华夏联邦!
】
【附件:《宪章词语释义增补一·“山河”
概念扩展适用说明》】
这短短一行字,却仿佛带着千钧之力,瞬间击碎了玄真子以理念构筑的壁垒!
嬴政没有纠缠于哲学辩论,而是以席守护者的权威,直接对宪章的核心概念进行了符合时代需求的、果断的扩展性解释!
他将浩瀚海洋定义为“移动的山河”
,将远征舰队定义为“浮沉的疆土”
,完美地回答了“魂燃何处”
的质疑——魂,就燃在每一艘劈波斩浪的舰船上,燃在每一位远征将士的胸膛里,燃在宪章旗帜所指向的每一片未知海域与陆地!
玄真子看着那行字,尤其是那枚正式的法理附件印记,沉默了片刻。
他无法在程序上反驳这份由席亲自签署、并准备纳入宪章体系的解释。
最终,他微微颔,拂尘轻扫,重新落座,不再言语。
障碍扫除。
冯劫深吸一口气,声音重新变得洪亮而坚定:“现在,对《海外行宪暂行条例》及席签署之附件,进行最终表决!”
“通过!”
“通过!”
“通过!”
响亮的表决声浪,终于在白虎殿内达成一致。
几乎在表决通过的瞬间,新琅琊港的高台之上,嬴政似乎心有所感,他上前一步,面对下方无数期盼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