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民心辩唇枪(1 / 3)

加入书签

启明城中央广场,此刻已被人潮围得水泄不通。

临时搭建的高台之上,悬挂着“辩天道明格物,论古今鉴兴衰”

的巨幅横幅。

台下,士农工商,三教九流,引颈以待。

这便是嬴政亲许、典客司主办的“天道与格物”

大辩论之现场。

阳光刺破云层,照耀着广场上每一张或期待、或疑虑、或激动的面孔,也照见了这场关乎文明走向的思想交锋。

高台左侧,以腹朜为的格物院代表及支持者正襟危坐,身旁摆放着新式织机模型、改良稻种标本,甚至还有一小台冒着蒸汽的微缩锅炉,以实物彰显“格物”

之力。

右侧,则是以那位“求真居士”

为的质疑者们,他们面前没有器物,只有堆积如山的古籍经典,散着厚重的墨香。

张良作为主持,立于台前,声音清越,传遍全场:“今日之辩,不为胜负,只为明理。

望诸位各抒己见,以理服人,勿作人身攻讦。

请!”

“求真居士”

率先难,他拂袖起身,指向那台微缩锅炉,声情并茂:“诸位请看!

此物借水火之力,驱动铁轮,看似巧妙,然其轰鸣作响,黑烟滚滚,岂非扰了天地清静,坏了山川秀美?《道德经》有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驰骋畋猎令人心狂!

’此等机巧之物,正是乱人心智,引人堕入物欲之渊薮!

长此以往,人将不人,与器械何异?!”

他言辞恳切,引经据典,瞬间引起了台下不少崇尚“清静无为”

者的共鸣,纷纷点头称是。

腹朜缓缓起身,神色平静,他并未直接反驳,而是走到那台锅炉前,亲手添了一块煤,蒸汽愈有力,带动轮轴飞转。

“居士忧心天地清静,心系人伦纲常,其情可悯。”

他声音沉稳,“然,老夫请问,若无此‘机巧之物’提水灌溉,关中平原万亩良田,何以对抗去岁大旱?若无格物院改良织机,帝国万千子民,何以在寒冬得享暖衣?若畏惧‘五音’而弃钟鼓,我华夏礼乐何以传承?”

他目光扫过台下:“格物,非是纵欲,乃是求生,是展!

认识天地运行之理,运用其力以利万民,此方是顺应天道,而非违背!

若一味固守陈旧,畏缩不前,则我华夏文明,与那些湮灭于历史长河、只因一场天灾便断绝传承的古国,又有何异?!”

他的话如同重锤,敲击在许多人心中。

台下不少工匠、农夫出身者感同身受,纷纷叫好。

东海,“归墟”

秘室。

水镜之上,正实时投射着启明城广场辩论的景象。

听着腹朜铿锵有力的反驳,“求真居士”

一方似乎落了下风,公输残气得直跺脚:“废物!

连个老工匠都说不过!”

沈无咎却神色不变,轻轻摇动着手中的酒杯:“急什么?辩论,从来不是靠道理赢的。”

他看向静立一旁的“暗星”

,“先生,该你落子了。”

“暗星”

微微一笑,那笑容依旧温和,他取出一枚小巧的玉符,对着说了几句。

片刻之后,辩论现场,异变再生。

台下人群中,一名看似普通的老农突然嚎啕大哭,捶胸顿足:“你们说得轻巧!

可俺家的地,用了那新犁之后,头年是增产了,可第二年就板结了!

还有那新肥料,烧死了俺的苗!

你们格物院赔俺的收成!

赔俺的血汗!”

他声泪俱下,情真意切,顿时引来一片同情。

紧接着,又有一名自称是“被新工坊排挤失业”

的工匠,愤怒地控诉格物院技术推广导致他们这些传统手艺人丢了饭碗,生活无着。

这些看似个体的、悲惨的遭遇,经过巧妙的安排和放大,瞬间将辩论从“天道伦理”

的空中楼阁,拉回到了“柴米油盐”

的现实困境。

质疑的声浪再次高涨,甚至开始有人呼喊“停止格物,恢复旧制”

高台上,腹朜等人面对这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