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拉绳之春漾(1 / 3)

加入书签

春蒐假的篝火余温尚在心间,渭河两岸的泥土却已迫不及待地散出新翻的腥气。

启明城的夯土城墙固化了轮廓,而帝国广袤的腹地,却面临着比建造一座新城更为复杂和根本的挑战——土地。

战火席卷之后,人口锐减,千里沃野沦为无主荒地。

而旧秦沿袭的“爰田制”

早已在数百年间被贵族豪强兼并掏空,名存实亡。

大量农民沦为佃户或流民,依附于世家,朝廷税基萎缩,地方势力尾大不掉。

这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关乎新生联邦能否站稳脚跟、文明火种能否顺利传递的根基。

联盟大会后的第一次常朝,气氛再度变得凝重。

度支尚书萧何,捧着一摞厚厚的籍册和一份精心拟定的《宪章田令》草案,站在圆形议席前,向来平静的脸上带着罕见的肃穆。

“陛下,诸位同僚,”

萧何的声音清晰而沉稳,“联邦初立,百废待兴,然根基在于农,命脉在于田。

今观天下田亩,或荒芜于野,或隐匿于豪强,名实混乱,民无恒产,则国无恒心。

旧制已朽,新章当时!”

他展开草案,条分缕析:

“臣请行‘宪章田令’!

核心有三:”

“一,按实口授田。

无论原籍、身份,凡联邦登录之民户,按丁口实数,男丁、女丁皆有名额(女丁数额减半),授予露田(种植谷粟)与桑田(种植桑麻),确保耕者有其田!”

“二,十年一调。

非永业!

每十年,根据人口增减、土地肥瘠,由朝廷统一调整,防止兼并再生,确保相对均平!”

“三,禁止买卖!

田地为联邦授子民耕种,非私产,严禁任何形式的买卖、抵押!

违者,田亩充公,涉事者依律严惩!”

“为确权,设‘农正’官驻守各乡,专司田亩管理、农事指导。

以特制竹券为凭证,上书田主姓名、田亩位置、大小,并加盖宪章铁印!

竹券在,权在!”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这几乎是颠覆了千百年来土地私有的观念!

虽然土地国有,但“十年一调”

、“禁止买卖”

如同两道枷锁,狠狠砸向了那些拥有大量田产的旧贵族和地方豪强。

果然,几位来自旧楚、齐、赵等地的诸侯执行官脸色顿时难看起来。

有人当即出列反驳:“萧尚书!

此令未免过于苛酷!

田产乃祖辈积累,岂能一言而夺?十年一调,扰民太甚!

禁止买卖,更是断绝民生!”

朝堂之上,顿时争论四起。

嬴政端坐其上,目光平静地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一直没说话的张良和刘邦身上。

“典客尚书,副执政,尔等以为如何?”

张良轻摇羽扇,缓缓道:“土地兼并为历朝痼疾,终至流民四起,天下板荡。

宪章既立,当革除积弊。

萧尚书之策,虽显刚猛,却是固本培元之良方。

然,执行之策,需刚柔并济。”

刘邦则嘿嘿一笑,小眼睛滴溜溜转:“俺觉得老萧这法子不错!

地嘛,本来就是让人种的,谁种不是种?关键是得让该种地的人有地种!

至于那些地主老财…”

他拖长了调子,看向那几个面色不豫的代表,“咱可以好好‘商量’嘛!”

嬴政微微颔:“田令之策,关乎国本。

原则已定,细节可酌。

萧何,全力推行。

典客署、副执政府,全力配合。

说服地方,释田于宪,乃当务之急。”

说服工作随即展开,风格迥异。

刘邦负责啃楚地这块硬骨头。

他没有召集地主们来听大道理,而是直接在启明城最热闹的酒楼包了场,把几个最有影响力的旧楚豪强“请”

了过来。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刘邦搂着一位项氏老族叔的肩膀,推心置腹:

“老叔啊,你看现在这世道,变了!

守着那么多地,雇不到人种,荒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