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人物着装,差异凸显(2 / 3)
习的铃声刚刚响起。教室里,几盏老式的白炽灯散发着昏黄的光晕,在墙壁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学生们正趴在课桌上认真学习,可讲台上那位穿着修身职业套装的女老师,却显得格外突兀。她的衣服剪裁合身,完美地勾勒出优美的身材曲线,黑色的丝袜和精致的高跟鞋,与周围朴素的环境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李总,您看看这位老师的着装。”历史学者陈立文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目光严肃而犀利,“1982年的乡镇教师,穿着多以棉布、的确良为主,款式简单大方,颜色也比较单一。像这样紧身的套装,在当时的乡镇学校,根本见不到,这不符合当时的时代背景啊!”
那位女老师的脸瞬间涨得通红,像熟透的番茄,双手不停地绞着衣角,身体微微颤抖,显得局促不安:“我……我不知道会这样,这是我平时上班穿的衣服,来得太急,没来得及换……”
李思成摆了摆手,语气缓和了些:“没关系,这是我们前期工作的失误。”他转头对张明远说,“安排老师尽快更换服装,同时给大家讲讲八十年代的着装风格和礼仪,避免再出现类似的问题。对了,找些老照片和影像资料,让老师们更直观地了解那个时代。”
然而,问题就像雨后的春笋,一个接着一个冒出来。在教师宿舍,专家们又有了新发现。一位男老师的床上,随意地扔着一件印有英文图案和酷炫图案的t恤,这在1982年的乡镇,绝对是“奇装异服”。
“李总,这可不行啊!”周老拄着拐杖,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每走一步都发出“笃笃”的声响,“那时候,英文都没几个人认识,更别说穿在衣服上显摆了。这要是让外人看到,还不笑掉大牙?咱们这穿越乡镇的招牌可就砸了!”
李思成看着那件t恤,心中五味杂陈。他蹲下身子,轻轻抚摸着布料,感受到现代工艺的柔软和顺滑,与记忆中八十年代粗布的质感截然不同。他知道,要让所有人都适应八十年代的生活,不仅是物质上的改变,更是观念上的巨大转变。“马上组织一场八十年代服饰文化讲座,让大家深入了解那个时代的特点。”他对张明远说,眼神坚定,“另外,设立一个服装置换点,让大家用现代服装换取符合年代的衣物。告诉大家,这不仅是为了验收,更是为了让我们真正走进那个时代。”
就在整改工作紧张进行时,王氏集团又在网络上掀起了惊涛骇浪。他们雇佣了大量水军,在各大平台发布帖子,标题极尽夸张之能事:《惊!号称还原1982年的乡镇,人物着装漏洞百出!》《笑死!看看这穿越乡镇的“现代时尚秀”》,还配上了孩子们穿运动鞋、老师穿职业装的高清照片。一时间,网络上质疑声、嘲笑声铺天盖地,#穿越乡镇造假#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点击率和转发量不断攀升。
黑燕焦急地跑来,脸色苍白,手机在她手中不停地震动:“李总,网上的舆论对我们很不利,评论都快把服务器挤爆了!好多合作方都来询问情况,还有人要取消合作!”
李思成眼神冰冷,握紧了拳头,指甲几乎掐进掌心:“让技术团队收集我们整改的过程和成果,制作成视频,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直播。同时,联系那些参与验收的专家,让他们在网上发声,解释这些问题的原因和我们的整改措施。另外,安排专人回复网友评论,态度要诚恳,但也要坚定!”
直播当天,乡镇里一片忙碌的景象。裁缝铺里,老裁缝们戴着老花镜,飞针走线,缝纫机“哒哒哒”的声音不绝于耳。他们的手指在布料上灵活地穿梭,汗水滴落在裁剪好的衣料上,却丝毫没有减慢他们的速度。服装置换点前,村民们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有说有笑地用现代衣物换取布鞋、粗布衫,孩子们好奇地试穿着新鞋子,在地上蹦蹦跳跳。学校里,老师们围坐在一起,认真学习着八十年代的服饰文化知识,时不时拿出笔记本记录要点。
李思成站在镜头前,身后是热闹而有序的整改现场,他的目光坚定而从容:“各位网友,我们不回避问题,相反,我们会用行动证明,穿越乡镇是我们用心打造的梦想之地。人物着装的问题,我们正在全力整改。这里的每一处细节,都承载着我们对过去的敬意,对未来的期望。我们相信,只要有决心、有毅力,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随着直播的进行,网友们看到了乡镇里每个人的努力和改变。评论区的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