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长津湖”的阴影(2 / 2)

加入书签

了对“极端个案”认知的局限性,合情合理。

报告提交后,在基地内部引起了强烈反响。

哈里森仔细阅读后,长长地叹了口气。报告没有推卸责任,而是冷静地剖析了原因,尤其是对天气和自身准备不足的强调,让他找到了一个可以向下交代、也向上解释的“台阶”。相比于追究某个分析师的“微小误判”,承认对天气和敌人意志的集体误判,显然更容易被各方接受。

“陈顾问的报告很深刻,”哈里森在高层会议上说,“它告诉我们,我们不是在和一支普通的军队作战。我们面对的,是一个能够在极端条件下创造‘奇迹’的对手。我们必须重新调整心态和战术。”

就连内心存有一丝疑虑的卡特,在读完这份逻辑严密、将失败原因分析得入木三分的报告后,也不得不暂时压下了那点怀疑。报告太“真诚”了,甚至主动承认了“估计不足”,这种态度,反而让人难以苛责。

更出乎陈晓意料的是,这份报告因为其“客观性”和“深刻性”,竟然被太平洋总部列为内部学习材料,要求各级参谋人员研读,吸取教训。报告中关于“重视环境变量”、“警惕对手意志力”、“避免在极端不利地形决战”等观点,更是被反复强调。

他,一个暗中引导对手走向失败的人,撰写的关于这场失败的分析报告,竟然成了敌人学习的“教材”。

内心吐槽:这算不算黑色幽默的巅峰?我帮你们分析了为什么会掉进坑里,你们还把我的分析当成“避坑指南”来学习。只可惜,我这本“指南”里面,藏着下一个坑的坐标呢。

一场足以让他万劫不复的危机,就这样被他用一份“深刻”的复盘报告成功化解。他不仅保全了自己,地位甚至更加稳固。

然而,当他看到哈里森拿着那份被划满重点线的报告,神情严肃地要求他“继续提供对志愿军下一步动向的判断”时,陈晓知道,新的、更危险的游戏,又开始了。

美军在惨败后,会变得更加谨慎,也会更加渴望了解对手。他下一次的“分析”,必须更加精妙,才能在满足对方求知欲的同时,继续将这头受伤但依旧强大的巨兽,引向歧途。

只是,刚刚经历了刻骨铭心失败的对手,还会那么容易被他“引导”吗?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