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运用自如(1 / 2)

加入书签

晨光透过医馆雕花的木窗棂,在青石板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苏瑶抬手将垂落的鬓发别到耳后,指尖轻轻拂过案上泛黄的典籍,那是祖父传下的《小儿推拿秘要》,封皮边缘已被岁月磨得有些毛糙,却在每页纸角都留着细密的批注。她指尖落在一幅朱砂绘制的穴位图上,声音如春日溪流般温和:“‘推坎宫’这式,你们看这攒竹穴的位置 ——”

说着,她侧身示意弟子们围近,拇指按在自己眉弓外侧的凹陷处,“便是此处,眶上切迹凹陷中,摸上去能感觉到细微的骨缝。推揉时要用拇指桡侧缘,从内向外,力道要像春风拂柳,既要渗透,又不能伤及皮下组织。”

阿文赶紧将木简凑到窗边光亮处,用削得尖细的竹笔在简片上快速记录。他眉头微蹙,不时停下笔抬头看向苏瑶的手势,生怕漏过任何一个细节。木简上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之前学过的 “开天门”“运太阳” 等手法要领,竹笔划过简片的 “沙沙” 声,在安静的医馆里格外清晰。

“师父,” 阿文忽然停下笔,有些迟疑地问道,“之前学‘开天门’是从眉心向上推到前发际,力道要均匀连贯,那‘推坎宫’向两侧推的时候,力度是不是要随着眉骨的弧度稍微调整?比如到眉梢处,骨头的弧度变缓,力道是不是该轻一些?”

苏瑶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轻轻点头:“你观察得很仔细。小儿皮肤娇嫩,眉骨处骨骼尚未发育完全,推揉时不仅要随弧度调整力度,还要注意速度。每分钟大约一百到一百二十次,太快容易让患儿不适,太慢则达不到调理效果。”

一旁的阿芷正伏在案上,用炭笔在麻纸上细致地画着穴位示意图。她先轻轻勾勒出头部的轮廓,再用小圆圈标出攒竹穴的位置,接着用流畅的线条画出推揉的方向,还在旁边用小字标注 “拇指桡侧缘,力度轻柔,随眉骨调整”。她画得格外认真,连眉弓的弧度都反复修改了好几次,直到与苏瑶演示的位置完全吻合。

“师父,您看我画的穴位位置对不对?” 阿芷举起麻纸,有些紧张地看着苏瑶。纸上的线条虽然不算特别流畅,但每个穴位的位置都标注得十分准确,推揉方向也清晰明了。

苏瑶接过麻纸,仔细看了看,笑着说:“位置很准,方向也没错。要是能在旁边再标注一下适用病症就更好了,比如‘推坎宫’常用于缓解小儿感冒发热、头痛目赤,这样以后复习的时候会更清楚。”

阿芷赶紧点头,拿起炭笔在纸上补充起来,笔尖在麻纸上留下 “簌簌” 的声响。

另一边的阿青则找了个蒲团坐下,将竹枕放在膝上,一边听着苏瑶的讲解,一边用拇指在竹枕上模拟推揉动作。他先将拇指放在竹枕前端模拟的 “攒竹穴” 位置,缓慢地向两侧 “眉梢” 处推去,推到末端时,特意轻轻收力,再慢慢退回起点,反复练习着动作。他时不时停下动作,抬头看一眼苏瑶的手势,调整自己的发力方式,掌心因为专注而微微出汗。

“师父,我总觉得推到眉梢的时候,手腕的转动不太自然,是不是发力的方式错了?” 阿青放下竹枕,有些懊恼地揉了揉手腕。

苏瑶走到他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腕,引导着他做动作:“发力要靠手腕带动拇指,而不是只用拇指的力量。你试试沉肩坠肘,让手臂自然放松,手腕轻轻转动,这样推揉的时候才会更灵活,也不容易累。”

在苏瑶的指导下,阿青重新拿起竹枕练习。这一次,他按照苏瑶说的方法调整姿势,手腕转动果然顺畅了许多,动作也比之前自然了不少。他脸上露出欣喜的笑容,继续专注地练习着,竹枕表面因为反复摩擦,渐渐泛起一层淡淡的光泽。

医馆角落的铜炉里,艾草正缓缓燃烧,袅袅青烟从炉盖的镂空花纹中升起,带着清新而温暖的香气,与书架上陈年木简散发的木质香交织在一起,在空气中慢慢弥漫开来。这股香气仿佛有着神奇的魔力,让每个人都感到格外安心。苏瑶深吸一口气,目光扫过弟子们专注的脸庞,心中涌起一阵温暖。

她想起自己年轻时跟着祖父学医的日子,那时祖父也是这样,耐心地手把手教她辨认穴位、练习手法,在她遇到困难时给予鼓励,在她骄傲自满时及时提醒。如今,她也成了师父,将这门古老的推拿技艺传授给弟子们,就像祖父当年对她那样。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