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成长与传承(1 / 2)
夜色如墨,将山间的医馆裹进一片静谧之中。苏瑶凭窗而立,指尖轻轻划过窗棂上雕着的缠枝莲纹,目光望向窗外沉沉的夜幕。山间的夜格外安静,只有偶尔传来的虫鸣和远处山泉叮咚的声响,像是大自然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她嘴角噙着的那抹浅笑,随着思绪的飘远,渐渐变得愈发温柔。
苏瑶想起初见张思贞时的情景。那时的张思贞还是个略带青涩的姑娘,捧着一本泛黄的医书,在医馆的角落里认真研读,遇到不懂的问题,便会小心翼翼地向苏瑶请教。如今,张思贞已经能够独当一面,她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各种病症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心得,每一笔都凝聚着她的心血与汗水。苏瑶仿佛能看到,多年以后,张思贞的笔记本被整齐地摆放在医馆的书架上,年轻的弟子们围在书架旁,争相翻阅着这本珍贵的 “秘籍”,时而低声讨论,时而点头称赞,将其中的知识与经验一代代传承下去。
林小婉的身影也在苏瑶的脑海中浮现。林小婉性格爽朗,对医学有着极高的热情。刚到医馆时,她握着脉枕的手还会微微颤抖,面对病患的询问,也常常会有些语无伦次。但她从不气馁,每天都会反复练习把脉的手法,对着镜子模拟与病患沟通的场景。苏瑶记得,有一次,林小婉为一位年迈的老奶奶诊病,老奶奶因为担心自己的病情,情绪十分低落。林小婉耐心地为老奶奶把脉,轻声细语地安慰她,详细地讲解病情和治疗方案,直到老奶奶的脸上露出笑容。如今,林小婉已经能够从容地应对各种病患,她握着脉枕的手稳定而有力,眼神中充满了自信与坚定。苏瑶仿佛看到,在未来的某一天,林小婉坐在医馆的诊桌前,面前围满了前来就诊的病患,她一边仔细地为病患把脉,一边温和地询问病情,用自己的医术为病患解除痛苦,赢得了大家的尊敬与爱戴。
阿竹是个土生土长的山里姑娘,对山上的草药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她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山里采药,认识各种常见的草药。刚到医馆时,阿竹就展现出了在草药辨识方面的天赋,她能准确地说出各种草药的名称、生长环境和药用价值。苏瑶看到了阿竹的潜力,便开始悉心教导她草药的炮制方法和配伍原则。阿竹学习十分刻苦,每天都会跟着苏瑶上山采药,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苏瑶仿佛看到,未来的阿竹带着乡亲们穿梭在山间的树林里,她一边走,一边向乡亲们介绍着路边的草药,告诉大家哪些草药可以治疗感冒,哪些草药可以清热解毒。乡亲们认真地听着,不时弯腰采摘着草药,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在阿竹的带领下,乡亲们不仅学会了辨识草药,还能用草药治疗一些常见的小病,让这缕药香在乡村间弥漫开来。
铜炉中残余的艾香仍在袅袅飘散,那淡淡的香气带着一丝温暖,萦绕在苏瑶的身边。案头新研的墨香与艾香相互交织,形成一种独特的香气,为这方小小的医馆镀上了一层温柔的光晕。苏瑶低头看了看案头摊开的医书,那是一本传承了多年的古籍,书页已经有些泛黄,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见。书页间夹着的紫苏叶轻轻颤动,仿佛在诉说着过往的岁月。苏瑶伸手轻轻抚摸着紫苏叶,心中感慨万千。这紫苏叶是她刚行医时采摘的,如今已经陪伴了她多年,见证了医馆的点点滴滴,也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医者的成长与传承。
山风穿过窗棂,带来了野菊的幽香,那清新的香气让苏瑶的精神为之一振。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将目光重新投向窗外。夜色渐深,天上的星星越来越亮,像是一双双明亮的眼睛,注视着这方充满生机与希望的医馆。苏瑶知道,只要这缕药香不断,这份温暖与希望就会永远传递下去,照亮更多人的生命。
第二日天刚蒙蒙亮,天边泛起一抹淡淡的鱼肚白,山间还笼罩着一层薄薄的雾气,空气清新而湿润,带着泥土和草木的清香。医馆的木门被轻轻推开,发出 “吱呀” 一声轻响,打破了清晨的宁静。弟子们陆续走进来,他们的脚步声很轻,生怕打扰到还在休息的人。有的弟子拿起扫帚,开始打扫医馆的庭院;有的弟子走进药材房,整理着货架上的药材;还有的弟子坐在庭院的石桌旁,拿出医书,开始晨读。
最年幼的阿青站在弟子们的最后排,他的个子小小的,在人群中显得格外不起眼。但他却努力地往前探着身子,小小的脑袋在人群中若隐若现,一双明亮的眼睛紧紧地盯着前方正在讲解医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