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目单(1 / 3)

加入书签

看孙朝阳低头思考,周伟以为他还不愿意,决定加大砝码:“你还有什么要求,可以让何情再唱两歌,时间段你来定。

上一届春晚,李谷一不就唱了八。

我了解过了,你跟何情正在搞对象。

而她正被相关单位封杀,只要上了春晚,这一切都不存在了,有央视替她撑腰,有我周伟替她撑腰。”

周伟的老上级在广播电视部担任副职,他昨天就去找上级的秘书打听过孙朝阳的情况。

秘书恰好是个文学爱好者,读过孙朝阳的所有作品。

对孙三石赞赏有加,说他是八零年代以来最伟大的作家。

关键是这人还年轻,未来不知道会成就一番何等的事业。

至于其他艺术门类,孙朝阳也是相当的了得,特别是在音乐上,他所写的歌实在是太好听了,好听到被封杀的地步。

你可不知道,现在他写的歌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地位。

一盘磁带能卖几百万盒,那可不是开玩笑的。

一个人的音乐究竟好不好,谁说了都不算,人民群众从腰包里掏出的钱才是唯一的标准。

这就是一个才华横溢的青年作家青年音乐家。

老周,你是不听歌不看书。

你但凡懂得一点文艺,就知道这是何等的天才。

如果真要比拟,相当于唐朝的王维吧。

什么,你不晓得什么王伟不王伟,嗨,老周,你还是应该多学习,多学习才能进步。

我再打个比方吧,孙朝阳相当于青年时代的高尔基,你说得多有才华啊。

说起高尔基,周伟就懂了。

当年他参加革命的时候,经常听人说着这个名字,刚开始还以为是什么耳机,后来才知道是个人。

周伟又小心地跟老领导秘书说自己打算让孙朝阳当副导演,不知道合适不合适。

秘书很高兴,说,这么不合适,专业的事情就应该交给专业的人去干。

以孙朝阳在文学和音乐上的才华,如果连他都做不了导演,别人大约也是不行的。

而且,年轻人身上有一股锐气,正符合国家倡导的干部知识化年轻化的政策。

聊完这些,秘书又提醒道,老周,机会难得。

得把这个春晚办好。

领导说了,以后还要给你压担子的。

联排那天,长要亲自过来看的,好好表现。

有了这席话,周伟更加坚定了要拉孙朝阳进自己夹袋的心思。

不过,精神上的压力也是真大,尤其是在所有人都不配合他的情况下,使得老周心态失衡,刚才更是当场开掉了手下一名负责人。

他最后补上一句:“只要我在央视一天,你对象何情每年都可以上春晚。”

孙朝阳霍一声站起来:“真的?”

妈呀,那以后何情不成了郭冬林那样的钉子户了。

这事干得啊!

周伟:“前提是你来做这个副导演,把这届春晚办好。”

孙朝阳:“也不是不可以,但我有两个条件。

第一,节目表由我来定,谁上谁不上,出场顺序是前是后,在那个时间段,我说了算;第二,我只在艺术上把关,另外一个副导演则抓具体业务。”

周伟想了想:“可以。”

孙朝阳:“那么,开始吧,请把所有送审材料拿出来,咱们一起看,今天就定下来。

一周很快的,时间不等人。”

一声令下,如山的送审材料呈上来。

有曲谱有图谱有剧本,还有音像资料。

一大堆人聚在周伟办公室,忙得脚板朝天。

孙朝阳也不懂这些,拿起谱子就装模作样看上一眼,不熟悉的就扔一边。

遇到上了真实历史上节目单的,就评点几句,留下。

央视最不缺的就是专业人才,他们对周伟极度鄙夷极度不满,难免恨屋及乌,对孙朝阳也同样很不满意。

但看他筛选出来的作品无一不是精品,渐渐有点心服:这孙朝阳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而且,和周伟急惊风,动辄就骂娘的作风不同,孙朝阳显得很沉稳,话不多,但只言片语却都说到点子上。

音乐和舞蹈且不论,换到语言类节目,孙朝阳凭借着过众人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