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北京来信(1 / 3)
孙朝阳:“爸,你太霸道了,一点道理不讲。
“
孙小小:“对,就是军阀作风,反动派。
哥,我支持你。
买辆26的轻便车,小姑娘骑的那种。
我们班段红霞,就是伙食团段团长女儿,骑的就是26。
都是一个厂的,几步路啊,上个学也骑车,得瑟啥?我也要,哥,你买辆二六凤凰吧。”
“
孙朝阳之所以想买凤凰,那是因为他经常进县城找李红搭伙吃饭,出席县宣传部文化馆总工会的活动,找电影院联系放电影的事,经常出外勤。
厂子到县城有三公里,不远不近,关键是没有班车,全靠腿儿着去太折腾,太浪费时间。
用老爹的自行车吧,就跟要了他老命一样,惹不起,惹不起。
其实内心重他还是想买摩托车的,问题是那玩意儿你没处买去,只能等几年再说。
孙朝阳;”
好,哥就给你买,到时候一你骑,二四六我骑,咱们换着玩。
“
孙小小大喜:“谢谢哥,爸爸,买吧,买吧。
“就可怜巴巴地盯着孙永富。
孙永富看到女儿黑白分明的大眼睛滴溜溜转,如何招架得住。
,但出于父亲的威严,还是摇头拒绝。
杨月娥:“永富,咱们过年不是要回老家吗?路太远,又要带好多东西,再买一辆,你我坐一辆,朝阳和小小坐一辆,正好。
“
孙永富想了想,半天才咬牙:“买,我要让老家的人看看,孙永富家现在两辆车了,把日子过红火了。
“
“爸爸万岁!
“孙小小高兴得跳起来。
孙永富:“不过,这车得我去买,百货商店那里我认识人,起码不会被坑。
不然,买到有质量问题的,后悔就来不及了,没有人比我更懂车,我天天研究车,都研究好几年了。
“
事情就这么说定,杨月娥从箱子里摸索半天,摸出一张两百块的存单递给丈夫,那是孙朝阳的稿费。
孙朝阳同志平时也没花销,得了稿费,都存银行,然后让母亲帮自己保管,方便家中平日里要用钱的时候可以随时去取。
次日是星期天,一大早,孙永富就揣了存折和工业票,带着女儿喜滋滋去县百货公司喜提新车,而孙朝阳则和母亲一起去乡镇集市卖鸡蛋。
说到这里,或许有人会问,既然是去农贸市场卖鸡蛋,为什么不一起去县城?
其实主要原因是县城那边的农贸市场是被单位垄断的,摊位也分配给各大关系户和当地居民。
你一个外人过去,被撵还是轻的,搞不好被割资本主义尾巴把你给抓了。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八十年代初也不例外,所谓江湖,就是小集体的利益。
乡镇那边则不一样,随便去摆摊,距离砖瓦厂也不远,同样两三公里的样子。
说起杨月娥要卖的鸡蛋还有一桩故事。
那年头的厂矿占地面积都大,很多地方都荒着。
厂里有不少职工养鸡,从鸡屁股里抠点油盐钱。
养得也不多,一两只的样子。
工厂车间主任魏主任却叫工人做了一排鸡笼,养了三十只母鸡,一只用来配种的公鸡。
也不知道从哪里弄来的骨粉鱼粉蝉蛹,大量营养物资喂下去,鸡长得很好,秋冬的时候,每天可以收十枚蛋。
蛋多得吃不完,杨月娥看到商机,就去打商量,低价购入,然后带去乡镇市场上卖,小赚了一些。
乡镇不大,一条公路横穿集镇,两边分别是镇公所、粮站之类的单位。
几个农村老乡在路两边摆摊卖小菜,生意稀差。
孙朝阳和母亲大冷天的在路边练摊,他年轻活力壮,倒无所谓。
但杨月娥则嘴唇都冻得没有血色。
孙朝阳忙用围巾给老娘把脖子围了,又用手不住搓着她的冰凉的手掌。
手很粗糙,有些地方皲裂了,黑乎乎的,有点变形:“妈,咱又不是赚不到钱,为什么要这样辛苦?“
杨月娥笑道:“辛苦啥,大家都不都是这样过日子的?你是赚的钱多了,但你和老二将来成家立业都要用钱,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