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三二)(4 / 6)
淡了些,但依稀能辨清走向。
“他们去过古城遗址。”陈轩站起身,望向不远处连绵起伏的沙丘,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我们下午在遗址里待了两个多小时,说不定那伙人就在附近盯着,等我们离开才敢靠近。”
苏晴心里一紧,下意识摸了摸挂在脖子上的相机:“那我们找到的文书……会不会被他们盯上了?还有那座古城遗址,要是被他们抢先盗挖,里面的文物就全完了!”
“别慌。”陈轩拍了拍她的肩膀,语气平静却带着安抚力,“文书我们藏得隐蔽,他们未必知道。但古城遗址的位置,现在肯定已经暴露了,我们得尽快想办法。”
小林走到陈轩身边,压低声音说:“要不我们现在就联系当地的文物局?我手机里存着之前合作过的一位文物稽查队队长的电话,虽然这里信号不好,但爬到高处说不定能打通。”
陈轩摇摇头:“现在天黑了,就算联系上文物局,他们赶过来至少要明天早上,这一晚的时间,足够盗墓贼做很多事了。而且我们不知道他们有多少人,手里有没有家伙,冒然惊动他们,说不定会逼得他们狗急跳墙。”
阿木这时突然开口:“我知道附近有个‘风蚀沟’,就在古城遗址北边三里地,那里地势低,两边是很高的风蚀崖,只有一条窄路能进去,是个天然的藏身地。以前牧民进山遇到沙尘暴,都躲在那里面。那些盗墓贼要是在这附近落脚,十有八九会选在那儿。”
“你的意思是……我们去风蚀沟看看?”苏晴眼神亮了亮,又有些犹豫,“可天黑了,戈壁里不好走,万一遇到危险怎么办?”
陈轩抬头看了眼天色,夕阳已经沉到沙丘后面,只留下天边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再过半小时,天就要彻底黑透了。他从帐篷里拿出手电筒和一把多功能工兵铲,又把玄鉴镜揣进怀里,青铜三目佩在领口下贴着皮肤,带着熟悉的温润感,像是在给他传递力量。
“我和阿木过去看看,你们俩留在营地。”陈轩看着苏晴和小林,“苏晴,你把相机里的照片备份好,尤其是文书和古城遗址的照片,万一出什么事,这些都是证据。小林,你负责守着营地,要是我们两个小时内没回来,你就立刻想办法联系文物局和警方,报我们的位置。”
“不行,要去一起去!”苏晴立刻反驳,她把相机背在身上,又拿起自己的手电筒,“我会用相机拍照取证,说不定能拍到他们盗墓的证据,而且多一个人多一份照应。”
小林也点点头:“我虽然没什么身手,但在拍卖行学过一些辨认文物和盗墓工具的知识,说不定能帮上忙。再说,你们俩去太危险了,我们四个人一起,至少能互相有个照应。”
陈轩看着两人坚定的眼神,知道劝不动,只好点头:“那好,一起去,但必须听我指挥,无论看到什么,都不能轻举妄动,安全第一。”
阿木从帐篷里翻出四顶防风沙的帽子和几个口罩,分给众人:“天黑了风会变大,戴上这个,别让沙子迷了眼睛和嘴。我带路,跟着我的脚印走,戈壁里的沙窝子看着平,底下说不定是空的,踩错了会陷进去。”
四人简单收拾了一下,熄灭了营地里的火堆,只留下一顶帐篷作为标记。阿木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一根长长的枯树枝,时不时戳一下前面的沙地,确认结实了才往前走。苏晴跟在阿木身后,相机挂在脖子上,手电筒的光束紧紧跟着阿木的脚步。陈轩走在中间,玄鉴镜始终攥在掌心,随时留意着周围的动静。小林走在最后,手里捏着工兵铲,眼神警惕地扫视着四周。
戈壁的夜晚来得很快,才走了十几分钟,天就彻底黑了,只有天边残留的一点微光,勉强能看清前方的沙丘轮廓。风渐渐大起来,呜呜地刮过沙丘,像是有人在低声呜咽,远处偶尔传来几声不知名鸟类的叫声,在寂静的戈壁里显得格外突兀。
“快到了。”阿木突然停下脚步,用枯树枝指了指前面的一处黑影,“前面就是风蚀沟,你们看,沟口有火光!”
众人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远处的黑影下方,有一点微弱的火光在闪烁,像是有人在那里生火取暖。陈轩示意大家蹲下身子,慢慢朝着风蚀沟的方向挪动。离风蚀沟越近,就能越清楚地听到里面传来的声音——有男人的说话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