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三一)(2 / 5)
,青铜三目佩的震颤始终没停,像是在给他指引方向。走了大约十几米,他停在一处坍塌得更厉害的墙角前——这里的沙堆比别处高,似乎是后来堆积起来的。
“小林,过来搭把手。”陈轩脱掉外套,露出里面的速干衣,“咱们把这儿的沙清一下,看看
小林虽然累得够呛,但一听说可能有发现,立刻来了精神,和陈轩一起用工兵铲往外铲沙。苏晴则拿着相机,一边拍照记录,一边留意周围的动静,阿木也主动过来帮忙,用手扒拉那些细小的沙粒。
太阳渐渐西斜,戈壁上的温度降得很快,风也比正午时更急了。几人忙得满头大汗,沙粒粘在脸上,又痒又涩。就在陈轩一铲子下去,碰到一块坚硬的东西时,他胸口的青铜三目佩突然发出一阵柔和的光晕——不是之前那种细微的发烫,而是实实在在的光芒,透过衣服隐约能看到。
“等一下!”陈轩立刻停下动作,小心翼翼地用手拨开周围的沙子。很快,一块青石板的边缘露了出来,石板上同样刻着图案,和墙上的符号一模一样,只是更清晰,三个圆形的“眼睛”里,似乎还嵌着什么东西。
“小心点,别把石板弄坏了。”苏晴凑过来,屏住了呼吸。
陈轩放慢动作,一点点清理石板周围的沙土。石板不大,大概有两个巴掌那么宽,厚度约有一掌。他试着用手撬动了一下,石板纹丝不动,似乎是固定在西嵌在里面。
他从背包里拿出一把小刻刀,轻轻插入缝隙,慢慢撬动。只听“咔哒”一声轻响,石板微微向上抬起了一点。陈轩和小林对视一眼,两人一起用力,将石板慢慢挪开。
石板个人弯腰进去。一股混杂着尘土和霉味的气息从洞口飘出来,带着岁月的陈旧感。陈轩从背包里拿出手电筒,按下开关,一道光柱射进洞里。
洞不深,大概两米多高,底部是平整的土面。光柱扫过,能看到洞壁上也有一些模糊的刻痕,角落里放着一个半埋在沙里的陶罐——陶罐是灰褐色的,表面有简单的绳纹,看起来像是汉代的器物。
“有东西!”小林压低声音,眼睛发亮。
陈轩深吸一口气,弯腰钻进洞里。洞底的沙土很松软,踩在上面能陷下去半只脚。他走到那个陶罐前,用手电筒仔细照了照——陶罐的封口用黏土封着,看起来没有被动过的痕迹。他小心翼翼地将陶罐抱起来,罐身很轻,里面似乎装着什么柔软的东西。
就在他抱起陶罐的瞬间,洞外突然传来阿木的喊声:“陈先生!小心!有车过来了!”
陈轩心里一紧,立刻抱着陶罐钻出洞口。只见远处的沙丘上出现了两辆越野车的影子,正朝着这边快速驶来,车后扬起长长的沙雾。
“是去年来的那些人吗?”苏晴紧张地问,手里的相机已经对准了那些车。
阿木眯着眼看了一会儿,脸色一变:“好像是!他们怎么又回来了?”
陈轩将陶罐递给小林,快速道:“把罐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装到背包里。苏晴,你用相机记录他们的车牌号,不管能不能拍到,先拍下来。阿木,咱们的骆驼呢?能不能立刻走?”
“骆驼在后面的沙坡下,能走!”阿木立刻点头。
小林已经用小刀撬开了陶罐的封口,里面果然装着几卷用丝绸包裹的东西。他飞快地将丝绸卷拿出来,塞进自己的防水背包里,又把空陶罐扔回洞里,用沙土埋了一半。
这时,那两辆越野车已经离得很近了,能看到车上的人正朝这边张望。陈轩一把抓起地上的外套,对几人说:“走!先离开这儿!”
几人立刻朝着骆驼的方向跑去。阿木跑得最快,率先解开骆驼的缰绳,扶着苏晴和小林先上了骆驼。陈轩最后一个跳上去,刚坐稳,就听到身后传来汽车刹车的声音,还有人喊:“站住!把东西留下!”
阿木一甩缰绳,骆驼发出一声嘶鸣,撒开蹄子朝着相反的方向跑去。风沙迎面吹来,陈轩回头看了一眼,只见那两辆车上下来了四五个人,都戴着墨镜和口罩,正朝着他们的方向追来。
“他们有车,咱们能甩掉吗?”小林紧紧抓着骆驼的鬃毛,声音里带着点慌乱。
阿木回头瞥了一眼,咬牙道:“放心!戈壁上的路我熟,他们的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