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一七)(2 / 5)

加入书签

破坏的痕迹。这说明,这幅画的某些部分,是在原有的纸上进行了二次创作。

顾南洲的弟子脸色一变,但仍强辩道:“这也不能说明什么。也许是画作在流传过程中受到了损坏,后人进行了修补。

“修补和二次创作是两回事。”陈轩耐心解释,“修补是为了修复画作的破损,而二次创作则是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新的创作。这两者有着本质的区别。

他接着用高倍显微镜观察画作的墨色:“大家请看,这里的墨色颗粒比较粗糙,而且分布不均匀。这是现代墨汁的特征。顾南洲先生所处的年代,使用的墨都是手工研磨的,墨色颗粒非常细腻,分布也更加均匀。

“一派胡言!”顾南洲的弟子终于忍不住了,“你一个年轻人,凭什么质疑老一辈艺术家的眼光?你有什么资格?

陈轩并没有被对方的气势吓倒,他平静地说:“我尊重每一位前辈,但我更尊重事实。鉴定文物,不能只看名气,更要看证据。

他转向美术馆馆长:“馆长先生,我请求对这幅画进行一次更深入的科学检测,比如碳十四测年法。我相信,科学的结果会给大家一个公正的答案。

美术馆馆长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好,我们同意进行科学检测。

顾南洲的弟子还想说什么,但看到馆长已经做出决定,只好愤愤地闭上了嘴

检测过程持续了一个小时。在这期间,陈轩接受了几位媒体记者的采访

“陈老师,您为什么这么肯定这幅画是赝品?”一位记者问道

“因为我相信细节。”陈轩回答,“真正的艺术大师,他们的作品在细节上是无可挑剔的。模仿者可以模仿大师的风格,但很难模仿他们的灵魂。细节,就是灵魂的体现。

“您不怕得罪人吗?”另一位记者问

“怕。”陈轩坦诚地笑了笑,“但我更怕真相被埋没。作为一名鉴宝师,我的职责就是发现真相,守护文物的尊严。

一个小时后,检测结果出来了

美术馆馆长拿着检测报告,神情严肃地走上台:“各位,科学检测的结果已经出来了。根据碳十四测年法的检测,这幅画所用的纸张,确实是顾南洲先生所处年代的。但是——

他顿了顿,加重了语气:“但是,画作上的墨色,却是近二十年才形成的。

全场一片寂静

顾南洲的弟子脸色煞白,他张了张嘴,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陈轩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他并不是为了证明自己比谁高明,而是为了守住那份对艺术的敬畏之心

“对不起,是我太固执了。”片刻之后,顾南洲的弟子终于开口,他向陈轩深深鞠了一躬,“年轻人,你说得对,我们应该尊重事实。

陈轩连忙扶起他:“老师不必如此。艺术鉴定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没有人能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出错。

研讨会结束后,美术馆馆长亲自将陈轩送到门口:“陈老师,今天真是多亏了您。如果不是您,我们差点就闹了笑话。

“馆长客气了。”陈轩谦虚地说,“能为保护文物出一份力,是我的荣幸。

“对了,”馆长像是想起了什么,“那位收藏家已经表示,愿意将这幅高仿品也捐赠给我们。我们打算将它与顾南洲先生的真迹放在一起展出,作为鉴定学的反面教材。您觉得怎么样?

“这是一个很好的主意。”陈轩点头赞同,“让更多的人了解鉴定知识,提高警惕,也是保护文物的一种方式。

离开美术馆后,苏晴兴奋地对陈轩说:“你今天太帅了!简直就像电影里的英雄一样!

陈轩笑着摇了摇头:“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事。

小林则若有所思地说:“这个模仿者的功力确实不一般。能做到这种程度的高仿,背后一定有一个强大的团队。这让我想起了我们之前遇到的那个文物造假集团。

陈轩的脸色凝重起来:“你说得对。这很可能是同一个组织的手笔。看来,我们的调查还远远没有结束。

就在这时,陈轩的手机响了。他接起电话,脸色渐渐变得严肃

“怎么了?”挂掉电话后,苏晴问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