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一一三)(3 / 5)

加入书签

陈轩抬头望向远方,眼神坚定:“这个故事,我们一定要查下去。不仅是为了赵爷爷,也是为了那段不该被遗忘的历史。”

他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拨通了一个电话:“喂,是老周吗?我是陈轩。想请你帮个忙,查一个叫赵二勇的退伍军人……”

阳光洒在三人身上,拉长了他们的身影。新的调查,又开始了。

第1020章 历史的阴影

回到工作室,陈轩立刻召集小林和苏晴,三人围坐在一张旧木桌旁,桌上摊着从赵建国家带回的资料复印件和几张照片。

“我们得先理清思路。”陈轩将照片一张张排好,“我们现在有三个关键信息:一,勋章是真的;二,背面刻字被人改过;三,改字的人很可能是赵二勇,他是赵大勇的战友。”

苏晴指着一张照片:“玄鉴镜显示赵二勇是出于无奈才改的刻字,但这只是他的一面之词。我们需要找到更多证据来证实这一点。”

小林点头:“没错,而且赵二勇的动机也值得深入调查。他是真的走投无路,还是有其他不为人知的原因?”

陈轩沉思片刻:“我觉得我们应该从两个方向入手。第一,查找赵二勇的下落。第二,调查这枚勋章的历史记录。”

“查人我来负责。”小林主动请缨,“我认识一些退伍军人事务局的人,或许能从他们那里找到线索。”

“那我就负责调查勋章本身。”苏晴说道,“我可以联系军史专家,看看有没有关于这枚勋章的官方记录。”

陈轩点头:“好,那我负责整理我们目前掌握的所有信息,尝试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我们三天后在这里集合,交换各自的发现。”

接下来的三天,三人分头行动,各自投入到紧张的调查中。

陈轩泡在市图书馆的旧报纸阅览室,翻阅着20世纪40年代的报纸微缩胶片。他查找着淞沪会战期间的相关报道,特别是关于赵大勇所在部队的信息。

经过两天的努力,他终于在一份1941年的《申报》上找到了一篇简短的报道:

"淞沪会战中,我军某部战士赵大勇在一次突袭行动中英勇牺牲,为表彰其英勇行为,上级特授予忠勇勋章一枚……"

报道虽然简短,但足以证实赵大勇确实获得过勋章。陈轩将这篇报道复印下来,作为重要证据。

第三天上午,三人如约在工作室集合。

小林首先汇报:"我找到了一些线索。赵二勇确实存在,他和赵大勇是同乡,都来自山东省菏泽市。战后,赵二勇复员回乡,后来举家搬到了东北。我查到他有个儿子叫赵向东,现在在沈阳做小生意。"

"太好了!"苏晴兴奋地说,"这就有了具体的调查对象。"

她接着展示自己的发现:"我联系了一位军史专家,他查阅了档案,确认赵大勇确实获得过忠勇勋章。不过有趣的是,档案显示这枚勋章后来被'遗失'了。"

"遗失?"陈轩和小林异口同声地问道。

"是的,"苏晴解释道,"档案中有一份1943年的记录,说赵二勇上交了一枚'遗失'的勋章,经过核实后,这枚勋章被重新颁发给了他。"

陈轩若有所思:"这就解释了赵二勇为什么会有赵大勇的勋章。他很可能是将找到的赵大勇的勋章,以上交遗失物的名义,最终据为己有。"

小林皱起眉头:"但这和玄鉴镜显示的画面似乎有些出入。赵二勇在玄鉴镜的画面中表现得很愧疚,不像是纯粹的贪财之人。"

陈轩点头:"这正是我感到疑惑的地方。或许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我们没有发现。"

"不管怎样,"苏晴建议道,"我们应该去沈阳找赵向东谈谈,或许能从他那里了解到更多关于赵二勇的事情。"

三人一拍即合,决定立即前往沈阳。

两天后,他们站在沈阳一条繁华的商业街,找到了赵向东开的小杂货店。

赵向东五十多岁,身材魁梧,浓眉大眼,和照片中的赵二勇有几分相似。当得知三人来意后,他的表情变得复杂起来。

"我父亲确实叫赵二勇,"他承认道,"但关于勋章的事情,我知道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