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物的守护者(九十七)(3 / 4)
架的轮廓,而且地面的土壤颜色比周围深,像是被高温灼烧过的痕迹。
“李警官,后院有问题。”陈轩回到警车旁,压低声音,“西侧角落有灼烧痕迹,可能是铸造青铜器时留下的,而且帆布
李警官立刻挥手,几名警员迅速绕到仓库两侧,小张则拿出撬锁工具,蹲在铁门前轻轻摆弄。没过半分钟,“咔嗒”一声,铁门应声而开。众人握紧手电筒,小心翼翼地走进仓库。
仓库里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气味,混合着铜锈、机油和烧焦的木头味。手电筒的光束扫过,只见地上散落着几块青铜碎料,还有几个空的盐酸瓶——正是用来做“老铜皮贴锈”的材料。靠墙的位置堆着十几个木盒,打开一看,里面全是空白的“民国收藏证书”,印章还沾着未干的印泥。
“果然是这里!”李警官的声音带着兴奋,“小张,通知技术科过来取证,重点查这些碎料和证书上的指纹!”
陈轩没跟着去翻找证物,而是径直走向仓库西侧的帆布。他伸手掀开帆布,眼前的景象让他瞳孔一缩——帆布下藏着五六个青铜模具,有鼎、有方彝,还有一个模具上刻着玄山氏的三目纹,形状和他之前见到的仿妇好方彝几乎一模一样。模具旁还放着一个小型熔炉,炉壁上还沾着未冷却的铜渣。
“这些模具是新做的,你看模具边缘的毛刺还没打磨掉。”陈轩蹲下身,用手指蹭了蹭模具上的纹路,“而且模具的材质是铸铁,不是古代用的陶范——现代铸造用铸铁模具更快,也更省力,但铸出来的青铜器没有陶范特有的‘范线’,所以他们才要在仿品上刻意刻范线,结果反而露了马脚。”
就在这时,小张突然喊了一声:“李队!陈老师!这里有个暗门!”
陈轩和李警官立刻跑过去,只见仓库最里面的货架后面,有一块看似墙面的铁板,铁板边缘有一道细微的缝隙。两名警员合力推开铁板,里面是一个不到十平米的小房间,房间里堆着二十多件已经做好的仿品青铜器,有商周时期的青铜爵,也有带玄山氏标记的青铜佩,每件都套着透明的塑料膜,旁边还放着对应的假证书。
“这些仿品要是流出去,得骗多少人?”小张看着满屋子的仿品,忍不住皱眉。
陈轩拿起一件青铜佩,用玄鉴镜照了照。镜光下,青铜佩上的三目纹立刻显露出淡红色的光斑——和之前的仿妇好方彝一样,都是用老铜片焊接的。他放下青铜佩,目光落在墙角的一个铁皮柜上:“这里面说不定有他们的交易记录,打开看看。”
李警官用撬棍撬开铁皮柜,里面果然有一个笔记本和一部手机。笔记本上记录着最近的交易信息,买家姓名、联系方式、交易金额都写得清清楚楚,其中有几笔交易的金额超过了一百万,买家地址大多在江浙沪一带。手机里则存着大量和“上线”的聊天记录,提到“下一批货要带玄山氏铭文”“证书要多印几张民国二十三年的”。
“‘上线’?难道伪宝斋二当家上面还有人?”李警官翻看着聊天记录,眉头越皱越紧,“聊天记录里没提名字,只说‘老板让尽快出货’,看来这背后还有更大的团伙。”
陈轩接过手机,翻到最近的一条消息——“后天上午十点,在苏州博物馆附近的咖啡馆交货,带三件‘重器’”。他心里一动:“后天交货?他们肯定没想到我们会这么快找到仓库,说不定还会按原计划交易。”
“那我们可以设个局,等着他们自投罗网!”小张眼睛一亮。
李警官点点头,立刻拿出对讲机:“通知技术科,过来提取笔记本和手机里的证据,另外安排人手,后天在苏州博物馆附近的咖啡馆布控。对了,查一下聊天记录里提到的‘重器’是什么——看之前的交易记录,‘重器’指的都是带玄山氏标记的大件青铜器,比如方鼎、方彝之类的。”
就在这时,仓库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伴随着雨声还有人说话的声音:“怎么回事?警车怎么停在外面?”
陈轩和李警官对视一眼,迅速躲到货架后面。小张和另一名警员则握紧了警棍,屏住呼吸。
片刻后,一个穿着黑色雨衣的男人走进仓库,手里还提着一个塑料袋,里面装着几瓶矿泉水和面包。他刚走进来,就看到地上散落的证物袋,脸色瞬间变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