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物的守护者(九十六)(2 / 6)

加入书签

给周明远,“等会儿看实物时,咱们重点看胎土、釉色和款识,尤其是瓶底的‘至正十一年制’款,元青花的款识有固定的书写风格,高仿品很容易在笔画细节上露出破绽。”

来到酒店套房,客厅的八仙桌上铺着一块深蓝色的绒布,那只青花梅瓶正稳稳地摆在绒布中央。陈轩没有立刻上手,而是先绕着桌子走了一圈,观察梅瓶的整体造型和纹饰布局。

“周先生,您还记得当时卖家是怎么跟您介绍这瓶子的胎土吗?”陈轩突然开口,目光落在梅瓶的底部。

周明远愣了一下,努力回忆:“他说这瓶子的胎土是‘麻仓土’,您看,瓶底露胎的地方,确实泛着一点点红色,跟我之前查的元青花胎土特征差不多。”

陈轩蹲下身,从小林手里接过强光手电,将光线聚焦在瓶底的露胎处。手电光下,胎土呈现出浅红色,表面还有细密的孔隙,看起来确实符合麻仓土的特征。但他没有放松警惕,又让小林拿出便携式光谱仪,对着瓶身的釉面进行检测。

光谱仪的屏幕上,釉面成分的数据缓缓跳动——氧化硅、氧化铝的含量与元代青花釉料基本吻合,甚至连微量的氧化铁含量都控制得恰到好处。小林看着数据,眉头皱得更紧:“轩哥,从成分上看,这釉料仿得也太像了,难道真是元青花?可之前上海专家怎么会说是高仿?”

周明远的眼神里也燃起一丝希望,紧紧盯着陈轩:“陈老师,是不是……是不是专家看错了?这瓶子要是真的,我就不用倾家荡产了……”

陈轩没有回答,他起身走到桌前,指尖轻轻拂过梅瓶的缠枝莲纹。元代青花的莲纹,花瓣边缘会有自然的晕染,像是水墨画里的泼墨效果,而这只梅瓶的花瓣边缘却异常清晰,甚至能看到细微的机械打磨痕迹。

“周先生,您再看这里。”陈轩指着一片莲瓣的根部,“真正的元青花,用的‘苏麻离青’料在烧制时会产生‘铁锈斑’,这些斑点是自然形成的,分布没有规律,而这只瓶子上的铁锈斑,大小几乎一致,像是人工点上去的。”

说着,他让小林拿出玄鉴镜,对准梅瓶的瓶身。玄鉴镜的镜片折射出淡紫色的光,穿透釉层后,瓶身内部的胎土纹理清晰地呈现在镜面上。陈轩缓缓移动镜片,当镜片扫过瓶底时,他的眼神突然一凝。

“小林,你过来看看。”陈轩示意小林接过玄鉴镜,“聚焦在‘至正十一年制’的款识下方,仔细看。”

小林凑近镜片,片刻后,他猛地抬头,声音带着难以置信:“轩哥!款识

周明远听到这话,像是被抽走了所有力气,踉跄着后退一步,撞在身后的椅子上,发出“哐当”一声巨响。他颤抖着伸出手,想要接过玄鉴镜自己看,却因为手抖得太厉害,连镜片都碰不到。

“2015仿……2015年……”周明远喃喃自语,眼泪终于忍不住掉下来,“我怎么这么傻!八百万啊!我这半辈子的心血,就这么被骗了!”

陈轩扶住周明远的胳膊,语气沉稳:“周先生,现在不是伤心的时候。既然已经确定是仿品,咱们就得尽快找到卖家,追回损失。您还记得卖家的具体信息吗?姓名、联系方式,还有他在苏州古玩城的店铺地址。”

周明远抹了把眼泪,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名片:“这是卖家的名片,他叫张海涛,说自己在苏州古玩城有个叫‘聚古斋’的店铺。当时我付了钱,他还让我签了一份‘免责协议’,说一旦交易完成,不退不换,现在想来,他就是早就挖好了坑等着我跳!”

陈轩接过名片,上面印着“聚古斋 张海涛”的字样,还有一个手机号和店铺地址。他立刻拿出手机,拨通了杭州市文物局的电话——之前因为筹备玄山鉴宝联盟,他与多地文物局都建立了合作关系,此刻正好能借助官方力量追查。

“王局,我是陈轩。”电话接通后,陈轩简明扼要地说明情况,“现在有一件涉及八百万的高仿元青花梅瓶,卖家张海涛在苏州古玩城经营‘聚古斋’,疑似长期倒卖高仿文物,我已经掌握了仿品证据,麻烦您协调苏州文物局和警方,对张海涛进行调查,防止他转移资产或跑路。”

杭州市文物局的王局长听完,立刻表示会全力配合:“陈老师,你放心,我现在就联系苏州那边,让他们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