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八十)(3 / 4)
话没说完,公交车突然急刹车。前方路口围满了人,警车的蓝光在人群中闪烁。张队长的电话恰好打来:\"陈老板快来!珠山大桥下发现一具浮尸,手里攥着半片带莲纹的瓷片!\"
陈轩拉着小林挤过人群时,法医正将尸体抬上岸。死者穿着考古队的蓝色工装,口袋里露出半截工作证——正是张队长说的那个有嫌疑的仓库管理员。他僵硬的手指间,夹着半片青灰色瓷片,上面的莲纹正好能和照片里的拼上三分之一。
\"尸检初步判断是溺亡,但肺部有瓷器碎片残留。\"张队长递给陈轩一副手套,\"你看看这瓷片,和丢的那箱标本是不是一类?\"
陈轩捏起瓷片对着阳光,胎骨泛出米黄色,正是宋代官窑特有的\"香灰胎\"。碎片边缘有新鲜的断裂痕,显然是被人故意打碎后分藏的。他突然注意到尸体手腕上的红绳,上面系着个迷你瓷窑模型,窑门处刻着极小的\"哥\"字。
\"哥窑?\"小林凑过来,\"手记里说哥窑'金丝铁线,百圾碎',这碎瓷的开片纹路确实像!\"
陈轩的目光落在桥洞的阴影处,那里的石壁上有人用白漆画了个简易的莲花,花心位置写着\"二二\"。他突然想起珠山大桥的桥墩编号,22号墩正好在下游的回水湾处。
\"张队,麻烦派人去22号桥墩看看。\"他脱下手套,\"那里可能有第二片碎瓷。\"
警员在桥墩内侧的石缝里果然找到个密封袋,里面装着半片月白色瓷片,莲纹与前两片能拼合成整朵,只是中心位置有道竖痕,像是被利器劈开的。陈轩将三片碎瓷在桥墩上拼好,阳光穿过纹路时,地面竟投射出类似罗盘的阴影,指针指向西北方的陶瓷馆。
\"真章在陶瓷馆?\"小林看着阴影里的刻度,\"可那里全是监控......\"
话没说完,陈轩的手机再次震动,这次是张队长发来的照片——仓库管理员的储物柜里,发现了一张陶瓷馆的参观券,日期是今天,检票口的印章形状正是一朵完整的莲花。
\"拾瓷人在引导我们去陶瓷馆。\"陈轩将碎瓷交给张队长保管,\"这三片拼起来的莲纹,中心竖痕对应的是陶瓷馆的展柜编号。\"他突然想起《辨瓷手记》里的一句话,\"瓷有魂,柜为棺,开馆见魂归。\"
陶瓷馆的宋代展厅里,导游正对着展柜里的哥窑八方杯讲解:\"这是落马桥窑址出土的珍品,杯底有玄山氏的亲笔刻款......\"陈轩的目光却落在隔壁36号展柜,那里空着,说明牌上写着\"宋代官窑莲纹盘(修复中)\"。
36号柜的玻璃倒影里,有个穿保洁服的人正在擦拭展柜,袖口露出半截红绳——和浮尸手腕上的一样。那人抬头时,陈轩看到他胸前的工作证写着\"李默\",照片上的人眼尾有颗痣。
\"师父你看!\"小林突然拽他的胳膊,36号柜的底座上,有人用口红画了个极小的莲花,\"和桥墩上的记号一样!\"
李默似乎察觉到他们的注视,推着清洁车往展厅深处走。陈轩追过去时,对方正好拐进文物修复室。推门的瞬间,一股松节油的气味扑面而来,几个工作人员正围着桌子拼接瓷片,其中一块青灰色的碎片上,赫然有半朵莲花纹。
\"这是刚从仓库调过来的残片。\"一个戴眼镜的研究员抬头,\"说是要补全那个官窑莲纹盘......\"话没说完,就见李默抓起桌上的碎瓷片往窗外扔。
陈轩扑过去抓住他的手腕,对方挣扎时,红绳上的小瓷窑模型摔在地上,碎成两半。里面掉出张纸条,上面用朱砂写着:\"三窑聚,龙火起\"。
\"龙火?\"小林捡起碎片,\"是指龙窑的窑火吗?\"
李默突然瘫坐在地,摘下口罩露出布满胡茬的脸:\"我只是想赎罪......\"他从口袋里掏出最后半片莲纹瓷,\"仓库管理员是被堂主杀的,他发现伪古堂在走私完整器,那些碎瓷拼起来,是宋代龙窑的窑炉结构图!\"
陈轩将最后半片瓷拼上去,整朵莲花的中心浮现出\"玄山\"二字,周围的纹路恰好构成落马桥窑址的地下通道图。修复室的时钟突然敲响,正好是晚上七点——戌时已到。 <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