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七十五)(3 / 4)
巷口的警灯已经在雨幕里闪成一片模糊的红蓝光晕。陈轩最后看了眼仓库深处,那些在黑暗里泛着幽光的仿品,像一群被钉在原地的假鬼,等着被阳光戳破伪装。他拉着小林往巷口退,皮鞋踩在积水里溅起细碎的水花,混着远处警笛的尖啸,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警车停在巷口那棵老槐树下,李队长正举着伞等他们。这位老刑警穿着便服,夹克衫的肩头已经被雨水打透,看到陈轩就快步迎上来:“陈先生,里面情况怎么样?”
“至少三十件仿品,全是商周青铜器,工艺相当高。”陈轩简明扼要地说明情况,“仓库里有两个值班的,已经被我们锁在里间了。关键是他们提到一批明天要发的货,可能已经通过物流运出去了。”
李队长眉头一皱,立刻朝身后的警员挥手:“一组控制仓库,二组查最近三天的物流记录,重点查发往江浙沪的大件包裹!”他转向陈轩,声音沉了些,“您说的面具人,有更具体的线索吗?”
“只知道他们抢了伪古堂的藏宝点,手法狠辣。”陈轩从口袋里掏出手机,调出刚才拍的青铜戈断口照片,“这是在仓库发现的,玄山氏的标记被刻意破坏,说明对方很了解玄山氏的习惯。”
李队长看着照片,指尖在下巴上摩挲片刻:“会不会是古玩圈的人?我听说收藏界藏龙卧虎,有些人为了好东西不择手段。”
“不排除这种可能。”陈轩想起师父笔记里提过的“玄山七子”,说是玄山氏晚年收的七个徒弟,后来因为理念不合分道扬镳,其中有人就擅长仿造古物,“玄山氏当年有个徒弟叫魏三手,最擅长伪造青铜器,后来不知所踪……”
话没说完,仓库里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喊叫,夹杂着瓷器碎裂的脆响。李队长脸色一变,拔腿就往仓库跑,陈轩和小林紧随其后。
仓库里一片狼藉,几个警员正按着一个挣扎不休的瘦高男人——正是刚才那个说“锈色速成法”的工人。他被反剪着胳膊按在地上,嘴里还在嘶吼:“你们不能动那些货!堂主不会放过你们的!”
“老实点!”一个年轻警员厉声喝道,手里的手铐“咔嗒”一声扣在男人腕上。
李队长走到被撬开的里间门口,里面空无一人,只有地上散落着几段被割断的麻绳。“跑了一个。”他蹲下身检查麻绳的断口,“是被人从外面救走的,切口很整齐,用的是专业工具。”
陈轩心里一沉。刚才他们明明把两个工人都锁在了里间,怎么会有人能从外面打开?他走到里间窗户前,窗闩被人从外面拨开,窗台上还留着半个模糊的脚印,看尺寸像是男人的皮鞋。
“师父,你看这个。”小林忽然指着窗台角落,那里有一片黑色的布料碎片,边缘绣着半朵银色的莲花,“这是什么?”
陈轩捏起布料碎片,借着警员的手电光细看。布料是上等的云锦,摸起来厚实挺括,那半朵莲花绣得极为精致,银线在光下泛着冷光。“这是‘莲社’的标记。”他的声音带着几分凝重,“一个活跃在江浙一带的地下古玩组织,据说成员都戴莲花纹面具。”
李队长凑过来:“莲社?我们没收到过相关案底。”
“他们很低调,只做高端古玩交易,偶尔也涉足盗掘。”陈轩想起师父说过,莲社的创始人曾是玄山氏的死对头,当年为了争夺一批甲骨文,差点和玄山氏动过手,“看来抢藏宝点的就是他们。那个跑掉的工人,多半是被莲社的人救走了。”
这时,一个警员拿着个笔记本跑过来:“李队,在仓库抽屉里找到这个,像是伪古堂的交易记录。”
笔记本封面已经磨得发白,翻开里面是密密麻麻的字迹,记录着近半年的交易信息。陈轩翻到最近的几页,看到“江南瓷都”“松柴”“秘窑”几个词被圈了出来,旁边还标注着一个日期——三天后。
“三天后,他们要去瓷都?”小林指着日期,“和藏宝图上的‘瓷都秘窑’对上了!”
陈轩的目光落在“松柴”两个字上,忽然想起玄山氏笔记里的一句话:“柴烧三日,瓷魂乃生”。难道秘窑和松柴有关?他正想细想,手机突然震动起来,是个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只有一张照片——
照片里是半张泛黄的宣纸,上面画着几条弯弯曲曲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