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为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十二)(2 / 5)
照出真假……你们这儿的东西,敢不敢让那镜子照照?”他这话是故意试探,想看看对方对“玄鉴镜”有没有反应。
老者的眼神骤然一紧,手里的核桃停了半秒,随即又恢复如常:“小兄弟是听谁说的胡话?古玩行靠的是眼力,不是什么旁门左道的玩意儿。”刀疤脸的手已经摸到了腰间,那里鼓鼓囊囊的,像是揣着家伙。
陈轩知道不能再试探了,忙打哈哈:“我也是瞎听说的。这爵我看着还行,就是价格……能不能再让让?而且我想要件带铭文的,摆出去也显得有文化。”
他特意提“铭文”,是因为商周青铜器的铭文铸造极讲究,仿品很难做到字形、布局都逼真,尤其是那种深入胎骨的“范铸痕”,现代工艺根本仿不出来。这是他从玄山氏笔记里看来的,也是鉴别青铜器真伪的关键之一。
老者沉吟片刻,让刀疤脸又搬来个木箱,从里面取出件青铜簋。簋的腹部刻着两行共十二个字的铭文,笔画纤细,看着倒有几分古意。
“这是‘子子孙孙永宝用’的铭文,”老者解释道,“西周早期的,比刚才那爵年份更早。”
陈轩接过青铜簋,借着昏暗的灯光仔细看。铭文的刻痕边缘很光滑,没有真品那种自然的崩茬,而且每个字的笔画深浅都差不多,显然是用电动工具刻上去的。他正想再说点什么,眼角的余光突然瞥见木箱底部——那里铺着层黑色绒布,绒布上沾着几片青绿色的碎屑,和他刚才刮下来的铜锈粉末一模一样。更重要的是,绒布边缘印着个模糊的标记,像是个简化的“伪”字,
伪古堂!
陈轩的心跳漏了一拍。赵老板说伪古堂的堂主擅长化学做旧,看来这批仿品果然是他们的手笔。
“这簋……”陈轩故意拖长声音,“我还是拿不准。要不这样,我先交五万定金,明天带个懂行的朋友来再看看?要是成了,剩下的钱一次性付清。”他想先稳住对方,同时把这里的位置和情况报给警方。
老者盯着他看了足足半分钟,突然笑了:“行,定金不用交了。赵胖子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明天要是来了,看中了不买,可别怪我们不讲规矩。”
出了地下仓库,回到雾气弥漫的巷子里,小林才敢开口:“陈哥,刚才太险了!那刀疤脸看着就不是善茬。”
“越险越说明他们有鬼,”陈轩低声道,“那青铜簋的铭文是用电刻笔刻的,连最基本的‘波磔’笔法都没有,典型的仿品。而且仓库里的化学味,还有那绒布上的标记,都能证明这批货就是伪古堂弄出来的。”
他拿出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刚才趁老者不注意拍下的仓库内部照片,虽然模糊,但能看清堆放的木箱和那几件青铜器的轮廓。“我已经把定位发给李警官了,他们会派人盯着这儿。现在咱们得去找找,伪古堂是从哪儿弄来的铜料,还有他们的作坊藏在哪儿。”
正说着,巷口传来摩托车引擎的声音,两道车灯刺破雾气,径直朝他们冲来。陈轩拉着小林往旁边一闪,摩托车擦着他们的衣角驶过,后座的人回头看了眼,正是那个刀疤脸。
“他们跟着咱们!”小林紧张道。
陈轩眯起眼,看着摩托车消失在巷口:“看来他们也没完全信咱们。走,去刚才路过的那个废品站,那里能看到巷口的动静。”
两人拐进旁边条更窄的巷子,尽头是家废品回收站,堆着小山似的旧报纸和废铁。陈轩爬上堆到两米高的废铁堆,果然能清楚看到地下仓库门口的动静。没过多久,就见刀疤脸骑着摩托车回来,手里拎着个黑色塑料袋,进了铁皮门。
“他们在转移东西,”陈轩沉声道,“看来是怕夜长梦多。小林,你现在绕到三条街外的派出所,把照片和定位给值班警察,就说发现大量伪造文物。我在这儿盯着,千万别走原路。”
小林点点头,握紧帆布包跑了。陈轩继续趴在废铁堆上,目光死死盯着那扇铁皮门。夜风卷着雾气掠过,带来远处隐约的警笛声,越来越近。他知道,收网的时候到了。
就在这时,铁皮门再次打开,刀疤脸和那个老者快步走了出来,手里各拎着两个沉重的箱子。老者抬头朝四周看了看,目光似乎扫过废铁堆的方向。陈轩屏住呼吸,将身体压得更低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