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好引:百年文脉的守护者(十)(3 / 4)
手电光晃过排水沟时,陈轩死死按住赵老板的头。他听见自己的心跳声混在黑水的咕嘟声里,脑子里却在飞速打转——对方知道他有玄鉴镜,知道玄山氏的传承,甚至连他能识破阴刻字都算到了,这信息量绝不是伪古堂余党能掌握的。
摩托车声远去后,赵老板抹着脸上的泥骂道:“这群孙子!居然连警察都敢买通!”陈轩没接话,他正盯着玄鉴镜的镜面,刚才被黑雾裹住的地方,此刻竟透出点微光,像是有什么东西要从里面钻出来。
两人沿着排水沟绕到厂房后墙,外面是片没人管的荒草地。陈轩突然停下脚步,指着远处的电线杆:“你看那上面。”赵老板眯眼望去,只见暮色里的电线杆上,贴着张泛黄的寻人启事,照片上的人戴着金丝眼镜,嘴角有颗痣。
“就是他!”赵老板肯定地说,“去年收走玄字款铜器的就是这人!”
陈轩掏出手机拍下照片,放大后发现启事底部印着个模糊的印章,像是某种机构的徽记。他突然想起伪古堂堂主落网时,警方在他保险柜里找到过张类似的徽记拓片,当时以为是无关紧要的杂物,现在看来……
“赵老板,你知道‘玄学会’吗?”他问道。这是今早小林发消息提的,说民国时期有个研究玄山氏的民间组织,抗战后就销声匿迹了,徽记正是由“玄”字和星图组成。
赵老板愣了愣:“好像在老辈人嘴里听过,说是专门倒腾玄山氏藏品的,规矩大得很,入会得先交三件带玄字的真品。难道……”
“难道这批阴刻玄字的仿品,就是他们弄出来的。”陈轩接过话头,指尖在玄鉴镜上轻轻敲着,“他们故意让伪古堂抛货,引我来查,又在仓库设下陷阱,目的不是抢玄鉴镜,是想试探我的底细。”
晚风卷着草叶掠过脚踝,陈轩突然觉得后颈发凉。他想起邙山窖藏里的青铜器,想起玄山氏笔记里“藏真于伪,藏伪于真”的批注,难道那些阳刻真品里,早就混进了阴刻的仿品?或者说,玄山氏当年收藏时,就故意留下了这些“破绽”?
“陈先生,咱们现在去哪?”赵老板的声音带着颤音,他刚才在仓库受了惊吓,此刻腿还在发软。
陈轩抬头望向西边的天空,月亮已经爬上来了,在云里忽隐忽现,像极了玄鉴镜上映出的星图。他掏出手机给小林发了条消息,让他查民国玄学会的所有资料,尤其是那个戴金丝眼镜的男人。
“去邙山。”他把玄鉴镜揣进内袋,声音在晚风里格外清晰,“他们既然用阴刻玄字做饵,肯定在窖藏里藏了更大的钩子。咱们得回去看看,那些阳刻真品,到底有没有问题。”
赵老板脸都白了:“再回去?刚才那伙人说不定就在半路等着呢!”
“他们要等的不是我,是玄鉴镜。”陈轩拍了拍他的肩膀,从包里拿出那只断足的青铜斝,“而且现在有这东西在,他们不敢轻易动手——这阴刻玄字,说不定是他们内部的信物。”
两人沿着荒草地往国道走,月光把影子拉得老长。陈轩走在后面,时不时回头看一眼废弃厂房的方向,总觉得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他们。他摸了摸怀里的玄鉴镜,镜面不知何时变得滚烫,像是在提醒他,这场围绕着“玄”字的局,才刚刚开始。
路过一片玉米地时,玄鉴镜突然在怀里震动起来。陈轩停下脚步,掏出来一看,镜面竟映出玉米叶上的露水,而露水汇聚的形状,赫然是个阴刻的“玄”字。他顺着镜面的指引往前走了几步,在一株玉米的根部,发现了个埋在土里的黑色布袋。
打开布袋的瞬间,赵老板倒吸一口凉气。里面是半张残破的地图,纸质泛黄发脆,边缘有烧焦的痕迹,上面用朱砂标着几个点,其中一个正是邙山窖藏的位置,另一个则在豫东的商丘附近,旁边写着“玄渊”二字。
“这是……另一处藏宝地?”赵老板的声音都在抖。
陈轩却盯着地图角落的落款,那里盖着个朱印,正是玄学会的徽记。他忽然明白过来,对方根本不是在试探,而是在故意给他指路——从黑市仿品到仓库陷阱,再到这半张地图,每一步都像有人在前面牵着线。
“走,去商丘。”陈轩将地图折好塞进怀里,眼神沉得像化不开的墨,“他们想让我去‘玄渊’,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