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谱囚笼:文明数据的鉴伪者(七十)(4 / 5)

加入书签

p>

“看来古人早就明白这个道理。”陈轩笑着将信件收好,“等这批学员完成基础课,我们就带他们一起去考古现场实践。理论终究要落地,文物只有在它诞生的土壤里,才能真正‘开口说话’。”

苏沐雪望着院子里正在整理教具的学员们,他们中有曾经的联盟战士,有对古玩感兴趣的年轻人,甚至还有几位退休的历史教师。不同背景的人因为同一个信念聚集在这里,让这座百年院落焕发出新的生机。

“对了,张启明先生的精神状态好多了。”苏沐雪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释然,“他昨天寄来一封信,说在疗养院整理出了当年研究混沌宝盒的全部笔记,希望能交给学院作为反面教材,警示后人不要被力量诱惑。”

陈轩点头表示知道了。张启明虽然没有被追究刑事责任,但他选择了自我放逐式的忏悔,在疗养院一边接受治疗,一边整理毕生所学,用另一种方式守护着文明。这或许就是最好的结局——错误无法抹去,但可以选择用余生去弥补。

“陈先生!林博士说市场那边有件麻烦事!”一名学员气喘吁吁地跑进来,脸上带着焦急,“有个摊主拿着一件仿品青花瓷,非要说是元青花真品,还缠着游客强买强卖,我们上前理论,他却说我们没资格鉴定!”

陈轩和苏沐雪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笑意。这正是实践教学的好机会。

“阿离,带上我们新做的‘文明传承箱’。”陈轩拿起挂在墙上的棉布包,里面装着他常用的几件鉴定工具——放大镜、手电筒、软尺,都是最基础的物件,“让这位摊主看看,不用异能,我们照样能辨明真伪,讲清道理。”

来到老街的古玩市场时,那里已经围了不少人。一个络腮胡摊主正唾沫横飞地吹嘘着摊位上的青花瓷:“大家看好了!这可是元青花鬼谷子下山图罐!你看这釉色,这画工,绝对真品!只要八十八万,错过今天拍大腿!”

围观的人群议论纷纷,有懂行的人窃窃私语“画风不对”,却被摊主恶狠狠地瞪回去。林薇带着学员们站在一旁,正耐心地向围观者讲解青花瓷的鉴别要点,但缺乏实物对比,说服力终究不够。

“让一让,让一让。”陈轩分开人群走到摊位前,目光落在那件青花瓷上。没有天眼的透视,他却能一眼看出破绽——釉面过于光亮,是现代化学釉料的特征;底部的火石红分布均匀,明显是人工做旧的痕迹。

“老板,你这罐子确实有点意思。”陈轩蹲下身,没有直接否定,而是拿起放大镜仔细观察,“胎质疏松,釉色漂浮,画中人物的衣纹线条僵硬,尤其是鬼谷子的胡须,元代画师讲究‘一笔勾勒’,你这明显是填色补笔的。”

摊主脸色一变,梗着脖子喊道:“你懂个屁!这是少见的民窑精品!”

“是不是精品,我们让它自己‘说’。”陈轩示意阿离打开“文明传承箱”。箱子里没有复杂的仪器,只有几件不同年代的青花瓷残片。他拿起一块元代民窑的残片:“大家看,真正的元青花残片,断面有自然的氧化层,釉面气泡大小不一;再看这块现代仿品残片,气泡均匀,是电窑烧制的特征。”

他又取出便携式显微镜,连接上平板电脑:“我们再看青花料的成分分布,真品的钴料有自然晕散,仿品则是机械喷涂的均匀色块。”

清晰的对比画面展现在众人面前,摊主的脸色越来越白。陈轩没有乘胜追击,而是话锋一转:“其实仿品也有它的价值,只要明说是现代工艺品,喜欢的人自然会买。但冒充真品欺骗消费者,不仅坏了生意,更是糟践了老祖宗留下的文化。”

这番话让摊主羞愧地低下头,围观人群响起热烈的掌声。有位老人感慨道:“现在肯这样踏踏实实讲学问的年轻人不多了,不像有些所谓的‘鉴宝大师’,就知道故弄玄虚。”

陈轩笑着摆摆手,将残片小心翼翼地放回箱子:“文物的价值不在于它值多少钱,而在于它承载的历史和故事。我们鉴别真伪,不是为了抬高价格,而是为了不让这些故事被谎言玷污。”

离开古玩市场时,夕阳正将老街的石板路染成金色。学员们围在陈轩身边,叽叽喳喳地讨论着刚才的鉴定细节,眼中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林薇走在最后,看着这一幕,脸上露出欣慰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