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新喜总部和津门发展(2 / 3)

加入书签

p>陈澈干脆道:

“我觉得,在政策方面如果把总部放在津门的话,会对我们有利。”

在华夏各地都有不同的经济政策,例如港澳、大湾区、未来的海南,或者就近的津门滨海也是很不错的。

固然,从整体来看津门不如燕京,但对于陈澈的发展来说津门要更合适。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新喜咖啡总部落户津门,那么从用地、税收以及港口等各方面来说都是可以最大优惠的。

在燕京的话…

燕京不缺新喜咖啡,所以政策上不会有什么倾斜,好比燕京后宫佳丽三千人,新喜撑死了也只能算是答应。

而在津门,做贵妃可能够呛。

但起码也能做一个妃子。

燕京的500强企业太多了,而津门早些年的大企业都被瓜分到了全国各地,如今经济成了政策不容忽略的东西,那么与陈澈和陈家来说,将利大于弊。

陈澈认识了市长。

市长也认识陈澈。

但如今只是局限于认识,甚至于他今后只有一次打电话的机会。

这个机会他必须最大限度利用。

如果只是祝福市长新年快乐,那特么就完蛋了,机会给了也把握不住。

而没有利益的捆绑,你就算有一些私人要求,人家也不会答应的。

全世界人民为什么热衷于送礼,送的不是礼物,而是信任、利益和捆绑。

在商业层面,燕京有燕京的优势,津门有津门的优势,但对于陈澈来说,新喜放在津门会更加符合他的利益。

而他之前不把新喜开在津门,一是当初还没有这么好的开局,二是他当初没有把新喜当做百年品牌去做。

他要打出名堂,融资上市。

明显燕京更适合一些。

可如今新喜的投资人是南姐以及对方的人脉网,那总部的位置是不是燕京、沪海、羊城其实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津门虽然现在比不上北上广深了,但在整个北方还是第二城的实力。

无论是人口、地理位置和政策,津门完全符合新喜的总部要求,在咖啡的文化上津门虽不强但也有一定基础。

是,津门以后会落寞。

但津门没落的主要原因不是人力可以改变的,无论是大爆炸吓跑投资,还是环保政策限高限产,或者是燕京虹吸。

不提改革开放经济南移,津门最大的毛病其实只有两个,一是太依赖于重工业等传统行业,二是被燕京压着。

所谓京津冀,津冀都是马喽。

尤还记得,陈澈看过津门的转型是成为创新性制造业第一大城市、北方航运核心区、金融创新运营示范区。

简单来说就是成为全国第一的制造业大城市,成为缓解燕京人口、交通、制造、金融,陪跑燕京的城市。

在今年,燕京和津门配合也的确推出了向津门输送人才的政策。

只是效果不尽人意。

一开始还好,很多人落户不了燕京退而求其次,毕竟津门也是直辖市。

可是后面不但没人来津门了,反而津门的人越来越多北上燕京。

在疫情还没来临的近些年,“燕京人口太多了、都快挤爆了”是热度话题。

今年可以说是津门这座城市的命运转折点,往后会有很多限制,但也会有很多对于企业来说非常利好的政策。

陈澈重生回来,没有信心以一己之力改变津门的命运。

但万一呢。

论私心讲,在燕京他排不上号,但说不定在津门他可以做一方神话。

退而求其次嘛,反正都会给华夏做贡献,只要合适了肯定择优而取啊。

华开集团、华开医疗、华开药业、得物、新喜、乐旗文化等企业,陈澈都有考虑规划把北方的业务放在津门。

没有必要放在燕京。

他的这些企业,在金融和科技上的需求不是特别大,有也可以解决。

北方的总部、分部放在津门,里面最大的问题是人才。

起码新喜咖啡是这样。

津门的教育实力也很雄厚,但对比燕京那可真是飞机上钓鱼,差远了。

新喜咖啡迁到津门,其实对陈澈自己个人来说是比较有利的,但对于新喜咖啡本身来说,里面有利有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