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花烛明,影成双(4 / 8)

加入书签

人。

在贵人之下,还有国夫人、郡夫人、夫人。

青楼出身的矾楼花魁李师师,在没有遇到赵官家之前,她从来也没敢想过,有朝一日,她这个红颜薄命的女子,竟能成为大宋皇宫内有名分的妃嫔……

虽然,‘贵人’位列妃嫔之末,但是下面还有国夫人、郡夫人、夫人共计近百名比自己地位低的女子。

李师师感觉幸福来得太突然了,甚至有些不敢相信。

年过百岁鹤发童颜的文逸真君,是见过大世面的。

她听到大宦官梁师成传达下来的圣谕后,却面不改色,对正在发愣的李师师,轻声提醒,道:

“徒儿太真,还不领旨谢恩?”

李师师恍然,方觉失礼,她立即跪拜,道:

“民女李太真,谢主隆恩。”

胖乎乎的梁师成宣读完圣旨后,他立即上前恭敬有加地搀扶起了李师师,然后他后退三步。

“扑通”一声。

号称隐相的梁师成,跪拜在了李师师的面前,小心翼翼地陪笑道:

“老奴梁师成,给李贵人见礼。还望贵人日后在官家面前,帮老奴多多美言几句。”

在矾楼中知晓人情世故的李师师,自然微笑着,满口答应了梁师成的请求。

梁师成眉开眼笑地谢恩。

他站起身后,对曹文逸拱手道:

“还请文逸真君,为令徒李太真,行还俗礼。”

文逸真君点了点头。

当初,她收李师师为徒,并非她的本意,她早就看出来李师师依然是留恋于红尘的。

只不过,那时在国师林灵素被问斩以后的大环境下,大宋境内的道教面临着一场灭顶之灾。

虔诚笃信道教的文逸真君,为了挽救道教有极可能面临的那场浩劫,不敢不按圣意行事收李师师为徒,并带着新收为徒的李师师入住了皇宫中的龙德宫内……

文逸真君看得透彻,赵官家只是借着她文逸真君收李师师为徒,再令其还俗之举,以此把李师师不好的出身给洗白而已。

故此,文逸真君很爽快地答应了梁师成的请求。

文逸真君当着梁师成的面,为李师师举行了一个简单的还俗礼……

……

接下来,梁师成遵赵吉的圣意,按皇帝大婚前的“六礼”流程,化繁为简,进行了‘采择’、’、‘奉旨问名’、‘告吉’、‘告成’、‘告期’、‘奉迎’。

帝王的婚前礼,虽然,不同于士大夫和百姓的普通“六礼”,但是,却也没有超出“六礼”的范畴,只是在“六礼”的基础上,稍作修改,以彰显皇帝的崇高地位和无尚尊荣!

传统六礼中的第四项是“纳征”,女方家是可以拒绝收聘礼,然后拒绝订婚的。

但是,皇帝派使者送来的聘礼,女方家是不能拒绝的,所以改“纳征”为“告成”,就是告知女方家的父母,这件婚事就这么定下来了,同不同意也得把女儿嫁给皇帝了。

因李师师的父母已不在人世了,故此,作为李师师的师父文逸真君代行父母之事,接过了梁师成奉旨带来的聘礼——【榖圭】。

榖圭(即:谷圭),礼玉的一种。榖圭是天子或诸侯作为媾和、或聘女的玉制礼器。

“榖圭七寸,天子以聘女。”(《周礼·考工记》)。

“榖圭以和难,以聘女。”(《周礼·春官》)

文逸真君接过【榖圭】后,交给了李师师……

传统六礼中的第五项是“请期”,一般是男方家去征求女方家关于成婚日期的意见,而帝王的婚姻是礼部和司天监选好的日期,因此只需要去告知一下女方家人就行了。女方家不许有半点意见。

“咳咳!”大宦官梁师成清了清嗓子,高声宣旨道:

“今昔宣和二年农历十一月十五,今夜皓月正圆,此乃黄道吉日。

臣奉天子之圣谕,

奉迎贵人李太真,

夜入延福寝宫内,

与官家拜堂成亲!”

“啊?!”李师师听到大宦官梁师宣读的圣谕,她震惊不已。她万万没有想到,她今夜就要与那样自己昼思夜想的赵郞(赵官家)拜堂成亲、送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