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叶婉如(1 / 2)
林远用旧布将两坛酒仔细包好,离开凉纺胡同后,他找了个没人的死胡同,心念一动,便将两坛酒收进了空间里。
他没有立刻回轧钢厂,而是车头一拐,朝着城东的食品厂方向骑去。
红星轧钢厂规模大,职工福利也好,逢年过节或者厂里搞活动,都会从食品厂采购一些糖果、饼干、罐头之类的物资,两个厂算是有业务往来,他去那边转转,也不显得太突兀。
来到食品厂附近,气氛立刻和重工业的轧钢厂不同。
空气中隐约飘散着糖、面粉和油脂混合的甜腻香气,厂房的规模不如轧钢厂宏大,但进出的人员同样不少。
林远推着自行车,在厂区外围和附近的职工家属院转悠着,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那些略显陈旧的筒子楼,晾晒在阳台上的衣物,以及偶尔从身边走过穿着食品厂工装的工人。
林远目光锁定了一位正坐在楼门口,一边纳鞋底一边跟几个老姐妹闲聊的大妈。
这位大妈面色红润,嗓门洪亮,看起来就是个热心肠且消息灵通的。
他推着自行车走了过去。
“几位大妈,晒太阳呢?”林远脸上露出谦和笑容。
几位大妈停下话头,打量着这个穿着体面推着自行车的陌生年轻人,眼神里带着好奇。
那位纳鞋底的大妈最为爽快,应声道,“是啊,小伙子,瞅你面生,不是我们厂区的吧?找谁啊?”
林远顺势把自行车支好,叹了口气,“大妈,不瞒您说,我不是找谁,是来打听个人。
我叫林远,有个远房的表姨,好像就嫁到咱们食品厂了,好多年没联系了。
家里老人惦记,让我顺路来看看,就知道姨夫姓陈,在咱厂里上班,表姨好像姓叶,叫叶婉如。
您几位知道这家人吗?住哪栋楼啊?”
他故意将关系说得模糊,既合情合理,又不容易引起过度警惕。
“叶婉如?老陈家的?”纳鞋底的大妈果然立刻就有了反应,她放下鞋底,拍了下大腿,“知道!咋能不知道呢!就住前面那栋筒子楼,三楼,把头那间。”
旁边一位瘦些的大妈也插话道:“是老陈家的,哎呦,那一家子,可是不容易……”
林远立刻表现出关切的样子,“不容易?大妈,我表姨他们家……是出什么事了吗?”
纳鞋底的大妈打开了话匣子,“小伙子,你是他们家亲戚,我就跟你唠唠。
你那个表姨夫,老陈,是个老实巴交的工人,在车间干力气活,一个人挣钱。
你表姨叶婉如,人挺勤快可没正式工作,就在街道接点糊火柴盒的零活,那才能挣几个钱?”
她压低了些声音,带着同情,“关键是家里两个老人,都有慢性病,长年累月吃药,那药罐子就跟无底洞似的,多少钱填进去都不见响动。
家里还有两个孩子,老大叫陈明,今年夏天就该初中毕业了。小的叫陈琳,现在正读初一,唉……”
瘦大妈补充道,“可不是嘛!以前听说她娘家哥哥好像时不时接济点,但前段时间听说好她哥哥好像生病没了,那个婉如得知哭得不要不要的,人都 憔悴不少。
这一家子,就指望着老陈那点工资和你表姨那点零碎收入,紧巴巴的,日子难熬啊。我们有时候看着都心疼。”
林远适时地露出沉重的表情,追问道,“那……我那个表弟陈明,工作有眉目了吗?这要是毕业了没工作,不是更……”
“工作?哪那么容易!”纳鞋底的大妈摇头,“厂里今年子弟不少,岗位有限,听说要排队,还要看成绩、看表现。
陈明那孩子,成绩好像一般般,够呛能排上。
街道那边也来说过几次了,要是厂里解决不了,可能……就得响应号召,上山下乡去了。”
她说着,指了指墙上贴着的宣传标语,“我们这片区,估计得有十几个孩子等着安排呢。”
得到了这些关键信息,与情报相互印证,林远心里对叶家的情况有了更清晰了解。
他真诚地对几位大妈道谢,“谢谢您几位大妈,告诉我这么多。唉,没想到表姨家这么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