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借调(1 / 2)

加入书签

杨主任的汇报材料,以惊人的速度被呈递上去。

这份方案,“爱国侨胞个人无偿技术捐赠与合作”因其政治上的纯粹性、操作上的简便性以及风险的可控性,迅速得到了部里乃至更高级别领导的认可。

批复很快下达:“方案可行,意义重大。

着冶金部牵头,联合一机部等相关单位,成立专项工作小组,尽快落实。

务必确保陈嘉堃先生及其团队的技术专长得到充分发挥,确保捐赠物资高效利用,并做好对外宣传的准备工作,彰显海外同胞的爱国热忱。”

杨主任拿到批复,心中大定。

他特意叫来林远,将批复精神传达给他,并正式告知,“林远同志,部里决定成立专项工作小组,我担任组长。

考虑到你在此事中的关键作用以及与陈先生的良好关系,小组决定由你担任小组联络办公室副主任(暂不设主任),主要负责与陈先生的日常沟通、协调厂址考察、以及后续技术对接的具体事宜。

你的工作关系暂时仍挂在轧钢厂,但近期主要精力要放在这边。”

这相当于给了林远一个跨部门的临时重要职务,虽然级别未变,但权限和接触面大大拓宽。

林远立刻意识到这是一个极好的平台,可以很好的锻炼自已,便郑重应下,“是,主任!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信任。”

林远被冶金部抽调并担任“联络办副主任”的消息,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在红星轧钢厂内激荡起层层涟漪。

李怀德副厂长自然是乐见其成,在厂领导会议上,他语气带着几分与有荣焉,“林远同志这次是被部里点了将,这说明什么?

说明我们轧钢厂出人才,我们培养的干部,是能扛大事的。

我们要全力支持他的新工作,要人给人,要方便给方便。”

他这话,既捧了林远,也彰显了自已“慧眼识珠”。

杨厂长心里则有些复杂。

他一方面惊讶于林远能量之大,竟能直接参与到部级层面的涉外经济合作中。

另一方面,也暗自庆幸自已上次在嘉奖时临时加码的决定非常正确。

他当着众人的面,也对林远表示了支持,但语气中多了一份审慎的观察。

厂里的其他中层和普通职工,则更多是羡慕与议论。

“听说了吗?采购科的林副科长,被部里借调去干大事了。”

“了不得啊,直接跟海外大老板打交道!”

“看来这林远,前途不可限量啊……”

许大茂在院里见到林远,更是把马屁拍得山响,“兄弟!你现在可是这个。”

他偷偷竖起大拇指,“部里都挂上号了。往后可得多提携提携哥哥我。”

易中海听到消息时抱怨老天的不公,自已家日子过得一团糟,和自已不对付的林远却步步高升,想想他都觉得心累!

面对突如其来的重用和各方关注,林远保持了难得的清醒。他深知,这既是机遇,也意味着更多的目光和潜在的风险。

他利用新的身份和便利,首先通过保密渠道,给香港的叶鸿文发去了一封长信。

信中详细说明了与陈嘉堃合作的框架,特别是关于未来“致远集团”代理精密零件海外销售的初步构想,指示叶鸿文开始着手研究国际市场,并寻找可靠的律师,完善“致远集团”的架构,为后续可能到来的业务做好准备。

他隐在幕后,遥控着海外棋局的布局。

另一方面,他陪着陈嘉堃及其工程师团队,开始在北京及周边地区考察合适的厂址。

在这个过程中,他充分尊重国内专家和领导的意见,将自已定位为一个高效、专业的“润滑剂”和“沟通桥梁”,既不越权,又能切实推动进程,赢得了工作小组其他成员的好感。

晚上回到家,则是他卸下所有面具的时刻。

“爸……爸!”小安澜已经能含糊地叫出爸爸,张开小手扑过来。

林远一把抱起儿子,用胡子扎得他咯咯直笑。

林婉晴看着他虽然疲惫但精神焕发的样子,眼中满是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