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6章 到达香港(1 / 2)

加入书签

很快就到出发的这天,林远吃过早饭,拎起那个轻便的行李包。

里面除了几套换洗衣物和一些个人用品,再无他物。

张嫂托付带给儿子的衣物包裹,他早已悄无声息地收进了空间。

此行人员众多,人多眼杂,不必要的麻烦能免则免。

刚走到前院,就听见门外传来了汽车引擎的低鸣。

一辆黑色的伏尔加小轿车,静静地停在四合院门口,引得早起三大爷闫埠贵瞪大了眼睛。

“哎哟,林远,这……这是来接你的?”

闫埠贵凑上前,看着那光可鉴人的车身,手想摸又不敢摸,脸上写满了羡慕与惊奇。

这可是小汽车啊,他这辈子还没坐过小汽车呢。

林远只是淡淡一笑,点了点头,“厂里安排的任务,出差。”

他没再多说,在闫埠贵和一两个被惊醒探出头来的邻居复杂目光注视下,拉开车门坐了进去。

车门“嘭”地一声关上,隔绝了外面的世界。

车子平稳启动,留下一脸感慨的闫埠贵和院里悄然流传的议论——林远这小子,真是越来越出息了,出个差都有小轿车接送。

车子先去接了杨主任。

杨主任今日穿着一身笔挺的中山装,神情严肃,见到林远只是微微颔首。

随行的还有四名眼神锐利身形精干的保卫人员,分乘两辆轿车,一行人径直驶向北京火车站。

南下之路,正式开启,他们此行选择的是陆路。

相较于颠簸数日的海路,从北京乘火车南下至广州,再转道宝安过境,是此时前往香港最快捷的通道。

在北京站登上南下的绿皮火车,硬卧车厢里弥漫着烟草泡面和汗液混合的复杂气味。

林远和杨主任在一个隔间,保卫人员则分散在相邻位置。

火车汽笛长鸣,车轮撞击铁轨发出“哐当、哐当”有节奏的声响,窗外的景物开始缓缓后退,熟悉的京城街景逐渐被抛远。

列车一路向南,窗外的画卷不断变换。

初时是华北平原一望无际的冬麦田,灰黄的土地上点缀着些许顽强绿意,村庄屋舍低矮,烟囱里冒着缕缕炊烟。

过了黄河,地势开始有了起伏,进入中原地区,绵延的丘陵和光秃秃的枝桠呈现出另一种苍劲。

当列车呼啸着穿过长江大桥时,宽阔的江面与对岸武昌城的轮廓,让林远真切感受到了祖国的辽阔。

越往南,绿色便愈发浓重起来,湖南的水田如镜,倒映着青山。

气温也明显升高,车厢里不少人脱下了厚外套。

三天二夜的行程,除了在停靠大站时下去短暂透气,大部分时间都在摇晃的车厢中度过。

林远时而与杨主任低声交谈几句工作,时而看着窗外沉思,默默熟悉着系统灌输的枪械知识和强化后的身体力量。

三日后,列车终于抵达了此行的终点——广州站。

南国湿热的气息扑面而来,月台上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充斥着各种难懂的方言。

一行人没有停留,立刻转乘广深线的列车。

这段路程更短,窗外的亚热带风光愈发显著,茂密的香蕉林、荔枝园随处可见。

最后,他们抵达了县城——宝安。

此时的宝安,远非日后那个国际大都市,只是一个略显简陋带着浓厚边防色彩的县城。

低矮的房屋,狭窄的街道,随处可见的边防军人和标语,营造出一种不同于内地的紧张氛围。

目的地就在眼前——罗湖桥。

这座连接宝安与香港的狭窄铁桥,此刻在林远眼中,仿佛隔开了两个世界。

桥这边,是熟悉的社会主义景象,灰蓝的服饰,严肃的面孔。

桥那头,隐约可见的楼宇和截然不同的氛围,充满了未知。

过关手续在桥头的联检大楼办理,身穿绿色军装或白色制服的检查人员一丝不苟地查验着每一个人的证件和介绍信。

“姓名?”

“单位?”

“出行事由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