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77章 杨二华报到(1 / 2)

加入书签

在这年头,简直是天大的实惠,他仿佛已经看到晚上全村老少端着碗来分杀猪菜时那高兴的场景了,这能给他这大队长挣多少脸面和人望。

“林科长,这……这怎么好意思,太感谢了,我代表咱左家庄全体社员,谢谢您,谢谢轧钢厂的领导。”

杨福根的声音因激动而有些颤抖,握着酒杯的手都更用力了些,“您放心,猪我们一定给您挑最肥的,杀得利利索索,分量足足的。”

这顿原本是“考核”的饭,吃到此刻,已然变成了宾主尽欢,双方都收获满满。

饭后,林远便在大队长杨福根的陪同下,前往大队部的猪圈。

猪圈里并排养着六头大肥猪,头头膘肥体壮,毛色发亮,估摸着每头都有两百斤往上。

在这个普遍缺粮的年代,能把这公猪养到这般分量,足见左家庄大队在饲养上是下了真功夫的。

杨队长也是个雷厉风行的,当即就招呼几个壮实社员,“快!烧两大锅开水,去把老栓叔请来,咱们今天就把这头最肥的(他指着其中一头)给林科长料理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在村里传开——要杀猪了,晚上还有杀猪菜分!这下子,不用多吩咐,但凡手头没急活的社员,都自发地围拢到大队部前的空场上,烧火的烧火,递工具的递工具,搬门板的搬门板,一个个脸上都洋溢着过节般的喜悦和期盼,就等着那口一年到头难得几回的荤腥。

请来的老杀猪匠手法娴熟,捆绑、上称、放血、褪毛、开膛、分割……一系列流程有条不紊。

空气中弥漫着特有的血腥气和泥土味,夹杂着开水蒸腾的白雾,构成一幅极具时代特色的乡村年景图。

约莫两个小时后,一整头猪已被分解妥当,稳妥地装入两个结实的麻袋。

林远谢绝了大队派牛车送的好意,亲自将两个沉甸甸的麻袋牢牢地捆在了他那辆二八大杠的后座和横梁上。

杨二华夫妇和大队长一直将他送到村口,直到自行车的身影消失在尘土飞扬的土路尽头。

杨二华的媳妇这才敢用力掐了自已胳膊一下,疼得直咧嘴,却捂着嘴笑得眼泪都出来了——他们家的苦日子,终于要到头了。

杨福根则用力拍了拍侄子的肩膀,“二华,好好干!到了城里,别给咱左家庄丢人!你这手艺,总算遇上识货的贵人了。”

林远骑着满载猪肉的二八大杠,离开左家庄一段距离,等到前后视线里再无行人,他便心念一动,将后座上那两袋沉甸甸的猪肉悄然转移进了系统空间。

身上骤然一轻,自行车踩起来也轻快省力了许多,他不由得舒了口气,加快了蹬车的频率。

赶在轧钢厂下班之前,林远回到了厂里,径直去向李怀德汇报此行成果。

“李叔,左家庄那边都办妥了,杨二华那边明天就过来报到,他的妻儿也一并过来,得给他们安排好房子。”

至于大肥猪他没有说,等过年时给李怀德和他岳父每人送上二十斤就当年礼了。

李怀德听着汇报,满意地点点头,对他这雷厉风行的办事效率十分欣赏,“好,辛苦你了林远,这事办得漂亮,杨二华进城和安排住处的事,我会让人跟进,明天他过来你带他来找我就好。”

与此同时,不远处的纺织厂里,林婉晴也掐着下班的点,将自已精心撰写的《关于组织开展跨厂区青年联谊活动的初步方案》递交到了工会主席的桌上。

工会主席推了推眼镜,仔细翻阅着这份条理清晰、考虑周详的方案,越看越是惊喜。

这方案不仅切中了当前大龄青年婚恋难的实际问题,而且活动形式设计得既积极健康又便于操作,一旦办成,绝对是能给纺织厂脸上大大增光的好事。

“小林同志,你这个想法非常好,方案写得很扎实,很有见地。”

主席不吝赞美,随即以领导惯有的审慎补充道,“我个人觉得,在安全保卫和与兄弟单位对接的细节上,还可以再深化一下。你拿回去根据这些意见再完善完善,然后正式提交上来。我打算在明天开年厂领导班子会议上,就把这个活动作为咱们工会今年的重点工作提案提出来。”

在她看来,这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