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娄晓娥的心虚(1 / 2)
四合院后院,许大茂推着自行车到了家门口,嗓门敞亮地喊了一嗓子,“娥子,我回来了!”说着,利索地把自行车支好。
娄晓娥听见动静,从屋里掀帘子出来,脸上带着笑,“大茂,回来啦?”
“嗯,饿死我了,家里有啥吃的没?”许大茂一边说着,一边就往屋里走。
“呃……没了。”娄晓娥愣了一下,有点心虚。
她没想到许大茂今天回来,之前把家里那些点心、糕饼全都拿给后院的聋老太太了。
“没了?”许大茂觉得奇怪,一边在柜子里翻找一边嘀咕,“我记着家里有不少糕点啊?你平时也不怎么爱吃这些,怎么都没了?”
娄晓娥话到了嘴边,想起聋老太太拉着她的手,悄声嘱咐“千万别让大茂知道”的样子,又把话咽了回去,含糊地应道,“我……我吃完了,你自已下点面条吧。”
许大茂没找着吃的,也没办法,只好挽起袖子自已动手。
他心里有点数,自家这个资本家出身的大小姐,家务活是指望不上的,最多也就在家扫扫地。
平时他不在家,娄晓娥不是回娘家吃,就是去外面下馆子,再不然就随便找点现成的点心垫垫肚子。
真要让她开火做饭,且不说味道如何,许大茂首先就怕她一个不留神把房子点了。
没多大功夫,许大茂就麻利地给自已下了一大碗面条,顺手也给娄晓娥捎带了一小碗。
两口子就坐在桌边吃了起来。
“娥子,我这两天没在家,没人来找你吧?”
许大茂吸溜着面条,不忘叮嘱,“我可跟你说,这大院里头没一个好人,平时少跟他们来往。尤其是后罩房那聋老太太,别看她一脸慈祥,肚子里全是坏水。”
“没……没人来找我,”娄晓娥低下头,筷子搅着碗里的面条,“最多也就是在大门口站会儿,听大妈们聊聊天。”
她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
在她看来,聋老太太就是个孤苦无依的老人家,说话和气,面相也慈祥,哪里像许大茂说的那么坏?
肯定是许大茂对院里的人成见太深了。
林远离开小院后,便骑车朝纺织厂的方向去了。
这个时间刚好,接婉晴下班正合适。
他只知道林婉晴在纺织厂做女工,具体做什么却不清楚,心里盘算着回头仔细问问——要是太辛苦,就得想办法给她换个岗位。
车间里,林婉晴刚和几个女同志一起搬完棉纱筒,正靠在角落稍作休息。
有个女工忍不住抱怨,“真是累死人,整天不是搬纱筒就是扛布卷,再不然就是扫飞絮,一点技术都碰不到。”
旁边的人接话,“你还指望学技术?那都是学徒工才有的机会,我们这种临时工,搞不好哪天就不要了。”
另一个也低声说,“是啊,当初街道安排我们来,也就是给条活路。现在大家都成了家,厂里要是清退,我们肯定是头一批。”
和林婉晴一同做工的还有三位女工,都是逃荒来的,虽然来自不同的地方,却做着一样最累、最没人愿意干的活儿。
“婉晴,听说你男人是轧钢厂的干部?我们几个里边,就你嫁得最好。”一个女工语气里掩不住羡慕。
大家虽然羡慕,却也清楚自已的相貌比不上林婉晴通透,常说“什么锅配什么盖”,能找到人肯娶已经不容易,哪还敢挑三拣四——她们的丈夫,也都是街道办给介绍的。
虽说不是干部但也是工人有份稳定的工作,就是家庭条件不太好,各有各的问题。
也是,要是家庭条件好的工人,也不会找逃荒女,家里早就给他们安排了,就算他们想找家里也不同意。
街道办给她们介绍的对象优先是大龄剩男。
“要是能弄到城市户口就好了,那样说不定还能转正,听说正式工人待遇特别好,不像我们,要啥没啥。”
“你呀,就是还不够累,才有空胡思乱想,四九城多少农村户口的都盼着转正呢!厂里一年也就一两个指标,大家抢得头破血流,哪轮得到我们?”
“听说厂里下午就公布分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