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o3章 给小满长大后听(2 / 3)
哑却充满力量:“谢谢你…让我们敢再提他们的名字。”
叶雨馨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地转身离开。
雪,开始落下,纷纷扬扬地覆盖着这片被遗忘的土地,也掩盖了地上的名字。
她不知道的是,阿娟掏出手机,对着那段写满名字的地面,拍下了一张照片。
照片里,炭笔字迹在白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而刺眼。
她将照片到了全国伤残工友群里,配文只有四个字,却掷地有声:
“我们在写。”
群里瞬间沸腾,消息如潮水般涌来。
阿娟看着那些充满愤怒和希望的文字,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然后,她接到了一个陌生的电话,对方的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你好,我是……”
雪后的矿区,空气冷的像是要把肺都冻住。
阿娟对着手机屏幕,看着全国伤残工友群里不断刷新的消息,那些愤怒的、悲伤的、还有一丝丝微弱希望的文字,像冬日里飘落的雪花,看似轻盈,实则沉重地压在她的心头。
她知道,这仅仅是个开始。
“你好,我是……”
电话那头,低沉的男声打断了阿娟的思绪。
她握紧手机,眼神里闪过一丝警惕,但更多的是一种期待。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的城市里,一场关于“记忆”
的涟漪正在扩散,而每个置身其中的人,都面临着各自的抉择与挣扎。
小萤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整整三天。
市政府的函件就放在桌上,那鲜红的公章,像一团火焰,灼烧着她的视线。
信里热情洋溢地邀请她作为青年代表,加入新成立的“城市记忆委员会”
,承诺提供编制和优厚的待遇。
她一遍又一遍地翻看着抽屉里那些残破的纸片,那是当年她亲手撕碎的“火忆堂章程草案”
。
那些关于记忆、关于真相、关于自由的理想,曾经燃烧着她的青春,如今却只剩下支离破碎的残骸。
窗外,阳光明媚,鸟儿在枝头欢快地歌唱,仿佛在嘲笑她的犹豫不决。
第三天,小萤终于拿起笔,在信纸上写下了一行字:“感谢认可,但我不能代表任何人。
真正的记忆,不该有主席台。”
写完,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压在心头的巨石终于被挪开了。
第二天,在废弃的火忆堂旧址,一场露天讨论会如期举行。
没有主席台,没有鲜花,只有一群年轻人围坐在地上,热烈地讨论着一个话题:“当我们不再需要领袖”
。
小萤静静地坐在人群中,听着那些稚嫩却充满力量的声音,感受着空气中弥漫的自由气息,她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讨论会结束后,小萤独自一人来到火忆堂院子里的桂花树下。
她从角落里挖出一个陈旧的木盒,那是当年她装粉笔的盒子,盒子上还残留着岁月的痕迹。
她把盒子埋在桂花树下,轻轻地拍了拍泥土,对着空气轻声说道:“我不是火,我只是被照亮过的人。”
说完,她转身离开了,留下桂花树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时代的记忆。
林昭最近总是感到胃部隐隐作痛,但他一直以为是工作压力太大导致的,并没有太在意。
直到有一天,他突然晕倒在办公室里,被同事紧急送往医院。
检查结果显示,他患上了胃癌晚期,医生建议他立即手术。
林昭看着诊断书,大脑一片空白。
他知道,如果现在手术,他很有可能会错过“火角”
全市推广方案的最后修订。
那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项目,是他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点燃的一盏希望之灯。
他请求医生延迟两周手术,医生无奈地摇了摇头,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他的请求。
接下来的两周,林昭强撑着病痛,奔波于全市的各个新区,指导建立标准化模板。
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认真倾听当地居民的诉求,尽力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最后一站,他来到了郊区的一个安置房社区。
一位独居老太太拉着他的手,哭诉着自己的遭遇:“我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