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9章 凤羽新生,北境初鸣:扩编后凤羽营首战记(1 / 2)

加入书签

一 朔风砺羽,新旅待征

北境的风,永远带着一股肃杀的寒意,卷着枯草败叶,抽打在凤羽营新建的营寨栅栏上,发出“呜呜”的低鸣,像是远古的战歌前奏。

营地中央,校场上,一千二百五十名身着统一崭新玄甲的女兵,如同一株株挺拔的青竹,又似一柄柄即将出鞘的利剑,静静地伫立着。她们身姿挺拔,面容沉静,眼神中却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锐气与期待。玄甲在惨淡的日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背后猩红色的披风如同燃烧的火焰,在凛冽的北风中猎猎作响。

这就是扩编后的凤羽营。

三个月前,凌云带着三百名九死一生的凤羽营姐妹,拖着伤痕累累的身躯,从几乎被蛮族覆灭的绝境中突围归来。她们的英勇与惨烈,震惊了整个北境军。休整期间,朝廷的嘉奖与补充令也随之而来——凤羽营扩编,由凌云担任旅帅,兵员从三百扩充至一千二百五十人,编制上相当于一个加强旅。

这既是荣耀,也是沉甸甸的责任。

扩编的兵员,并非随意征召。其中,有近半数是从北境其他女营中挑选的精锐老兵,她们经验丰富,早已适应了北境的残酷;另一半,则是从各地慕名而来,或是家中有亲人死于蛮族之手、心怀国仇家恨的年轻女子。她们或许稚嫩,但眼神中的坚毅与仇恨,是最好的兵源。

凌云深知,一支真正的强军,绝不是简单的人数叠加。这三个月来,她几乎倾注了全部心血。

清晨,当第一缕微光刺破黑暗,凤羽营的营地上便已响起整齐划一的呼喝声。基础的队列、体能、兵器操练是每日的必修课。凌云亲自督导,要求严苛到了极点。她会因为一个新兵的刺杀动作不够标准而亲自示范,反复纠正;也会因为老兵在带领新兵时有所保留而严厉训斥。

“凤羽营,不要孬种!不要弱者!”这是凌云常挂在嘴边的话。“我们面对的是茹毛饮血的蛮族,战场之上,容不得半分差错!你们手中的刀,既要保护自己,更要为死去的姐妹、为身后的家国复仇!”

除了基础训练,凌云更注重实战模拟和协同作战。她将三百名老凤羽营战士打散,平均分配到各个小队、中队,让她们担任骨干,“以老带新”,将凤羽营那股悍不畏死、协同作战的精神,潜移默化地传递给每一个新兵。

她还根据女兵体型相对灵活、心思相对细腻的特点,改良了一些战术。比如,加强了斥候侦查的训练,强调信息的快速传递;在小队突击中,加入了更多利用地形、相互掩护、配合伏击的技巧。

三百名老兵,是凤羽营的魂。她们经历过血与火的洗礼,眼神中沉淀着岁月的磨砺和战斗的经验。她们会给新兵讲述北境的风土人情,蛮族的习性战法,更会讲述那些牺牲在战场上的姐妹的故事。每一次讲述,都像是在新兵心中点燃一簇复仇的火焰,也让她们对“凤羽营”这三个字有了更深的理解和归属感。

新兵们从最初的生涩、畏惧,到后来的坚韧、果敢。她们的眼神,一天天变得锐利起来;她们的动作,一天天变得沉稳有力。玄甲磨去了她们的娇弱,汗水浸透了她们的意志。她们不再仅仅是个体,而是逐渐凝聚成一个整体,一个充满了力量和信念的战斗集体。

这一天,校场上的气氛格外不同。

凌云一身戎装,腰悬佩剑,背负长弓,站在点将台上。她身姿高挑,面容清冷,经过战火洗礼和岁月沉淀,那份属于少女的青涩早已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如山岳、锐利如鹰隼的气质。她的目光缓缓扫过台下一千二百五十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每一个人都屏息凝神,等待着她的命令。

三个月的磨砺,是时候检验成果了。

“姐妹们!”凌云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校场,压过了呼啸的北风,“北境蛮族,贼心不死!近日,斥候回报,一支约两千人的蛮族骑兵,绕过我军正面防线,袭扰了后方的云漠城,劫掠了三个村落,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话音刚落,校场上响起一阵压抑的抽气声和低低的怒哼。家仇国恨,是刻在每个凤羽营女兵心中最深的烙印。

凌云眼神一凛,声音陡然提高:“将军令下,命我凤羽营即刻出发,务必将这股蛮族骑兵歼灭于云漠城外,夺回被掠物资,解救被掳百姓!这是我们凤羽营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