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将谢宁华过继于靖王嗣下册为长平郡主(1 / 2)

加入书签

荣老夫人一生未嫁,对所有在宫中长大的孩子都倾注了心血。

他、宴大统领、向栖云……都曾在她膝下承欢,受她教诲。

“明熙,你要好生宽慰老夫人,切莫让她老人家过分为此伤怀。”

“宴老太爷的儿孙众多,并非只有他一人。

他一人心生异志,不代表整个宴氏皆如此。

品性最肖宴老太爷的无涯,不是一直恪守本心吗?你奏疏中提及的宴礼,朕看来也颇为温文知礼,明辨是非。”

“凡事,总要向前看。”

荣妄:“臣明白。”

元和帝目光转向裴桑枝,语重心长:“裴桑枝,朕今日与你实话相告。

最初,朕对你确实颇为不满。

论才情容貌,你并无过人之处。

论家世,你虽出身永宁侯府,但府上的荣光早已式微,你父兄看似精明,实则是庸碌无能,非但不能成为明熙的助力,反是拖累。”

“然而,明熙钟情于你,而你自己……倒也争气,未负他这番心意。

“正因如此,朕才愿给你机会,愿意让李顺全带着赏赐去侯府,为你造势,为你撑起场面,助你稳固地位。”

“你流落民间的过往,朕从未因此看轻于你。”

“你认祖归宗后的种种挣扎之举,朕亦可念在明熙的情分上,不究过往。”

“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六公主指控你放火烧祠堂一事。”

“但荣国公府乃是朕的母族,朕望你今后谨言慎行,若再效仿从前行事,届时纵使明熙跪求,朕也绝不会再容情。”

裴桑枝叩:“臣女谨记陛下教诲。”

她又不是重生之初一无所有的疯子,只能硬撑着一股光脚的不怕穿鞋的狠劲儿和莽劲儿,撕破永宁侯府的遮羞布,为自己争取一线生机。

如今的她,拥有了一切。

有好名声、有永宁侯府的实权、有荣妄的心系,有她冉冉升起的仕途,她还什么疯。

即便再有分歧矛盾,也自当寻求更周全的解决之道,不必效仿往昔。

故而,她这话应的是半点儿也不心虚。

元和帝微微颔,缓声道:“你与明熙的情谊,早已过了明路。

朕知晓,荣老夫人知晓,裴驸马也知晓,如今只差一纸婚约,便可名正言顺。

朕虽不知老夫人为何尚未与裴驸马议定婚期,亦不知明熙为何迟迟未入宫请旨。

朕听闻你的及笄礼定在年后开春,届时,朕自会当着众宾之面,为你二人风风光光地赐婚。”

裴桑枝:“臣女叩谢陛隆恩。”

这是陛下在给她做足脸面。

谢宁华愕然。

他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那她是什么?

她不过是轻信了宴大统领派来之人的花言巧语,满心以为即便今日与荣国公无缘,能换得宴氏的同盟也是好的,总不至空手而归。

怎么到最后,宴大统领涉嫌谋逆?

那她呢?

她今日所为,在父皇眼中,与逆党何异?这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

但,此刻,谢宁华不敢再吱声,巴不得将自己缩进砖缝里,降低自己的存在感,让所有人把她忘的干干净净。

偏偏天不遂人愿。

将荣妄与裴桑枝之事一锤定音后,元和帝的目光终于落向形容狼狈的谢宁华,语气转冷:“你在宫外惹出的乱子,总要有个了局。

朕今日便为你赐婚杨家,除杨二郎外,准你自行择婿。

朕会命钦天监测算最近吉期,全你这份体面,也好了结此事。

望你莫再负朕意。”

“另外……”

“此外,”

元和帝唇线微抿,眼中闪过一丝挣扎,然目光扫过御案上摊开的奏疏与那份铁证如山的供词时,终是下定决心,“朕感念靖王府当年平定秦氏之功,然府上子孙折损过甚,至今人丁单薄,朕心恻然。

今特此,将六公主谢宁华过继于靖王嗣下,册为长平郡主,以慰功臣。”

谢宁华猛地抬起头,不可置信地望向御座之上的元和帝,颤声道:“父皇!

您竟要将儿臣逐出皇室……认他人为父?”

这句质问几乎用尽了她全部的力气,声音里满是绝望与不甘:“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