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大明宪法》(1 / 3)
应天府的雷霆风暴,来得快,去得也快。
当朱旺率领着“无敌舰队”那庞大的身影,再次出现在长江之上时,这场由他一手导演,席卷了整个江南官场和士林的“清洗运动”,已经落下了帷幕。
数十个曾经不可一世的士族门阀,在一夜之间,灰飞烟灭。
数千名与“谋逆案”有所牵连的官员、乡绅、商贾,被抄家下狱,等待着他们的,将是漫长的流放与苦役。
而那张曾经笼罩在大明朝堂之上的,由白莲教、江南士族和前朝余孽共同编织的阴谋大网,也在这场狂风暴雨之中,被撕得粉碎。
然而,朱旺的心中,却没有丝毫的轻松。
他站在“富强”号的甲板上,遥望着远处那座雄伟的京城轮廓,眉头,始终紧紧地锁着。
“殿下,”道衍悄无声息地出现在他身后,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还在为……朱桂之事,烦心?”
朱旺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嗯”了一声。
鬼面圣使的真实身份,这个足以让整个皇室都为之蒙羞的惊天秘密,被他死死地压了下来。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包括……朱元璋。
因为他知道,这件事,一旦捅出去,所引发的后果,将远比一场“科举舞弊案”或“江南士族谋逆案”,要严重得多。
那不仅仅是一个皇子的堕落,更关系到……整个大明宗室的颜面,关系到……皇权的稳定。
朱桂,必须死。
但绝不能,以“白莲教圣使”的身份,死在众目睽睽之下。
“大师,”朱旺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你说……一个人,怎么能伪装得如此天衣无缝?在此之前,包括我在内,所有人都以为,他只是一个……愚蠢、暴戾、不成器的纨绔子弟。”
道衍双手合十,口诵了一声佛号。
“阿弥陀陀。殿下,这世间最可怕的,并非是张牙舞爪的猛虎,而是……披着羊皮的饿狼。”
“朱桂此人,心性之深沉,手段之狠辣,贫僧……亦是生平仅见。”道衍的眼中,也闪过一丝凝重,“他善于利用人性的贪婪与恐惧,将白莲教的狂热、江南士族的野心、前朝余孽的仇恨,都巧妙地编织在一起,为己所用。他甚至……连自己的亲兄长,都可以毫不犹豫地,当成牺牲的棋子。”
“若非殿下您,以雷霆手段,快刀斩乱麻,提前引爆了这场危机。恐怕……不出十年,这大明的江山,真的要……易主了。”
朱旺闻言,沉默了。
他知道,道衍说的,并非危言耸听。
若不是自己这个“变数”的出现,历史,或许真的会按照朱桂设计的剧本走下去。
朱棣被构陷谋反,与朝廷陷入内战。
其他藩王,在江南士族的挑拨下,或拥兵自重,或互相攻伐。
而朱标,则会因为兄弟相残,心力交瘁,最终……郁郁而终。
届时,整个大明,将陷入一片内乱的火海之中。
而他朱桂,便可以打着“清君侧”、“靖国难”的旗号,以“救世主”的姿态,从海外,带着他那支由海盗、倭寇和佛郎机人组成的“联合舰队”,强势归来,收拾残局。
好一招……“驱虎吞狼,黄雀在后”!
“只可惜……”朱旺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的杀意,“……他千算万算,没算到,我这只‘螳螂’,手里……还藏着一把加特林。”
“殿下,”道衍似乎猜到了他想做什么,连忙劝道,“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豫王殿下如今,毕竟还在‘鬼见愁’,受陈睿节制。我军主力若尽数回京,万一……”
“没有万一。”朱旺打断了他的话,声音冰冷而不容置疑,“我留陈睿父女,不是让他们去当山大王的。”
他转过身,看着道衍,嘴角勾起一抹残忍的弧度。
“大师,你以为,我将‘鬼见愁’,更名为‘大明皇家海军第一惩戒营’,是闹着玩的吗?”
“告诉陈沐灵,她的‘领航员’生涯,提前结束了。我给她一个月的时间。”
“一个月之内,我要看到……朱桂的人头。”
“若是做不到……”朱旺顿了顿,眼中,再无一丝感情。
“——那他们整个陈氏一族,便一起,给他陪葬吧。”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