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小英雄云贵川(1 / 2)

加入书签

“腊子口的敌军大概有三个营,4团1营尝试冲锋,但被敌人强大的火力给压了回来。团长亲自来到阵地前侦察。”

“经过侦察,还真让我们发现了问题。敌人的碉堡没有封顶, 而且,碉堡后两侧绝壁之上并没有敌人的防守部队。”

天幕下,三国,蜀汉。

刘备眼中闪过一丝疑惑,说道:“悬崖峭壁自然没有人会去布防,可即使如此,又打算如何攻击呢”。

诸葛亮想了想,“这,莫非是打算爬上去?”

张飞一听,笑了,对诸葛亮说道:“军师莫开玩笑,悬崖峭壁,怎么上去,飞上去不成”。

众人一时间争论不下,还是刘备制止了他们,先看看后人是如何解决的。

“四团立马召开军事民主会,大家一起想办法,顺带说一下,这是我军的优良传统,碰到难题,往往领导和士兵们一起想办法。后来这种会又被称之为诸葛亮会。诸葛亮——三国时蜀汉丞相,着名的政治家,足智多谋的代名词。诸葛亮会,就是指开会集中大家的智慧。”

天幕下,三国。

刘备笑着对诸葛亮说:“军师,后世人竟用你的名号来称赞这等集思广益之会”。

诸葛亮轻摇羽扇,微笑道:“亮岂敢专美?此乃明主用人之道,集众思,广忠益,方能克敌制胜。后世此法,大善!”

“经过讨论,一个大胆的计划形成的,派部队攀岩到绝壁之上,从高空朝下投掷手榴弹,压制敌军,配合正面强攻,可计策虽好,有可操作的空间吗,七八十米的高度,几乎垂直的岩壁,谁上得去。”

“关键时刻,一个十六七岁的苗族小战士站了出来,他说他可以爬上去,这位小战士是我军经过贵州的时候,参军的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云贵川。”

“全军的希望就寄托到了这名小战士身上,大家来到敌人看不见的转折死角,用一匹马把云贵川送过了河,为了攀上悬崖,云贵川小战士携带着一根长长的竹竿,竹竿顶端绑着铁钩。”

“他向上伸出竹竿,用铁钩勾住绝壁上的树木,随后双手攀住竹竿往上爬,爬到树干之上之后,又用竹竿勾住更高处的树木,这样依次往上。”

天幕下,汉朝。

刘邦惊叹:“真乃奇士也!英雄不问出处,亦不问年少!此等绝技,堪比古之飞檐走壁的豪侠!此子,或成此战之关键!”

蜀汉。

张飞看的一愣一愣的,不可置信的说道:“他还真飞上去啊”。

刘备:“真英雄也。这样的悬崖峭壁,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小小年纪居然有这样的胆魄,实在佩服”。

帐内,众人皆以为意,一根绑了弯钩的竹竿就敢往上爬,这其中的意外可太多了,比如体力不支,钩子打滑,树枝被折断等等等等,没有十足的勇气,谁敢轻易尝试。

“大家一直仰头盯着他,直到云贵川小战士成功到达悬崖顶端,大家才发现自己的脖子已经仰了太久都僵硬了。”

天幕下,唐朝。

尉迟恭忍不住赞道:“好小子!真有你的!这身手,这胆魄,了不得!”

李靖则微微颔首:“攀岩之术,看似奇巧,实乃胆大心细,意志坚定之体现。此人,可当大任!”

“迂回计划有了可实施性治疗,众人马上做出安排,团长黄开湘亲率一连、二连攀登绝壁迂回,预计凌晨三点到达指定位置,到位后发射一红一绿两个信号弹。”

“政委率领二营六连正面强攻,总攻信号为三颗红色信号弹,事关全局,101等人都亲自来到了现场指挥。”

天幕下,明朝。

朱元璋点头道:“主将亲临险地,指挥若定,正奇相辅,计划周详。如今,就看这‘奇兵’能否按时到位,这‘正兵’能否顶住压力了。”

“晚上9点,攻击正式展开,一连二连开始行动,云贵川小战士一马当先,攀上绝壁,到达悬崖顶部后,放下绳索,而为了掩护迂回部队行动,二营六连在正面发起了进攻,首先是机枪扫射,随即六连开始冲锋。”

“可对面的敌人一枪未发,等到六连冲到桥头,敌人才从碉堡攻势中摆出大量的手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