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练手(2 / 5)

加入书签

; 秦淮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

    谭维安没有直接改,而是和秦淮讨论起来,把点心的做法、技巧、效果、原理全都说了一遍。重点强调了一下他爷爷谭大师生前做出来的是什么样的,以及他现在做出来的是什么样的,想让秦淮给点建议。

    秦淮建议菜就多练。

    谭维安是这一行人里面水平最高的,他是名师亲孙,基本功扎实,技法也学到了不少。论大问题真没什么,小问题肯定有,没有厨师做菜的时候是没有问题的。

    秦淮觉得谭维安达不到爷爷的高度完全是因为水平不到家,建议和自己一样,多练。

    如此苍白的建议,谭维安却觉得非常赞同,当即开始多练。

    至此,秦淮发现了,知味居这群人是真听劝呀。

    尤其是普通学徒,说什么就做什么,走过他身边给他挑两个缺点跟过年了一样。

    秦淮觉得这可能和知味居的内卷模式有关,知味居里有很多技艺高超的老师傅,也有很多看似平平无奇,但实际上至少握有一门绝学的普通师傅。

    这些师傅们通常情况下不收徒,但同时也不藏私,教徒弟都是直接在厨房里教,角落里的人能看多少能学到多少都是他们的本事。

    对于能收徒的师傅们而言,这是他们考察学徒的一种方式。角落里围观的学徒都是他们的预备徒弟,谁学得快,谁品性好,谁勤劳大家都看在眼里。

    学徒期就是考察期,短则一两年,多则三五年,能坚持到5年以上的学徒非常少。毕竟学徒的工资低到根本就不能养家糊口,是绝对的钱少事多的苦差事。

    对于没有背景的普通学徒而言,能否打动师傅是他们鲤鱼跃龙门的门槛,虚心是他们的要求,好学是他们的品质。

    这种模式非常的传统,很像上个世纪乃至民国时期的收徒教学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培养出的学徒,个顶个都是当徒弟的好苗子。

    秦淮在发现大家都很适合当徒弟后,决定拿知味居的众人练练手。

    秦淮还记得,他在来黄记之前是承诺过陈安和安悠悠要指点他们,教他们手艺的。

    至于裴行和李华,当初在招聘的时候,招聘信息上也标注过可以学手艺。

    秦淮没有教过人,他只在秦落读初中的时候辅导过秦落功课,然后差点被秦落气死,觉得这份钱还是让辅导老师赚比较好。

    秦淮来黄记这么久,当的一直都是学生,都是被老师教,还是被两个风格迥异,完全不同的老师教。

    现在来了一批这么适合被教的学生,秦淮觉得是时候练练自己的授徒技能了。

    知味居的劳模们,见笑了。

    “你这做的是梅花松糕,豆沙馅用的是冰柜里的吧?冰柜里的豆沙馅不适合梅花松糕,那是我4天前做好的,为三角糖包准备的,加了双倍糖量。”

    “如果你这个月都要练习梅花松糕的话,我建议你今天找时间自己做一批豆沙馅。不同的点心馅料的要求是不同的,就算都是豆沙馅也不能套用到全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