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 空谈误国,实干才能兴邦!(2 / 2)

加入书签

终觉浅,再好的苗子,也得在土里扎下根,经风雨才能成材。”

他抬起头,目光灼灼地看向李承乾:“那这科举之路,就不能一步登天。得给它分出梯次,架起台阶,让人才在学与用之间,有个过渡!”

“梯次?台阶?”李承乾精神一振,立刻凑近矮几,眼神紧紧锁住赵牧,手中的笔悬在小册子上方,随时准备记录。

“正是。”赵牧只是思虑了片刻,便有了清晰构建,“我说你记。”

赵牧这回算是让李承乾有了个反应时间,待李承乾提笔准备好后,才缓缓说道:“可将科举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县试,乡试,府试,会试,到最后的殿试!”

“从县一级开始,逐级选拔人才!”

赵牧顿了顿,待李承乾记下,才又继续有条不紊道:“第一步,县试,考基础经义确保识字明理,会算账,知律法常识,晓得法度。

“合格者,授童生之名,此名非实职,仅代表其拥有了继续攀登科举之阶的资格。”

“人数可广,意在筛掉目不识丁者,给天下有志于学稍通文墨者一个起点!”

李承乾迅速在册子上记下。

“第二步,府试。”赵牧的手指向上移动一阶,语气加重:“此乃关键一跃!”

“从这一步开始,便要以这‘新六艺’为核心,重点考核!”

“能在此等务实之考中脱颖而出者,授秀才功名!”

李承乾笔走龙蛇:“府试取秀才,以新六艺核心考取”。

“而秀才之贵,”赵牧的嘴角勾起一丝意味深长的弧度,“不仅在于功名本身,更在于其带来的习政之权!”

“凡秀才者,可凭功名文书,至其籍贯所在之府、县衙门报到!衙门须为其安排‘见习’之位,或随同僚处理日常公务,或誊抄整理卷宗,或协助下乡勘察田亩水利,甚至跟随捕快处理些民间纠纷!”

“时限…可定为一年或半载。秀才于此期间,领俸禄但却无实权,,且需按时点卯,学习衙门运转之规,熟悉地方治理之实,体会民间疾苦之深!”

“衙门主官负有教导、考察之责,需对其见习表现出具评语!”

李承乾的眼睛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

见习!

他激动地在册子上笔走龙蛇,墨点几乎洇透纸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