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丹炉将倾:岐黄之殇与星骸之毒(2 / 3)
里那些形态各异、气味古怪的“新药材”,痛心疾首地砸了自己的药碾子:“药不对证,医将不医!这哪里是药材,这是收魂的鬼草啊!”
医者仁心的腐蚀与迷失
知识被篡改,药材被污染,中医的根基被动摇。而灰雾最恶毒之处,在于它直接攻击医者的“心”。
“假大空”的瘟疫,在医疗领域以另一种形式爆发。一些原本仁心仁术的中医师,在灰雾的诱惑下,开始追逐虚名与暴利。他们不再潜心钻研医道,而是热衷于在各种虚假的养生节目上吹嘘自己能“包治百病”、“逆转衰老”;他们利用被污染的知识体系,炮制出一套套听起来高深莫测、实则毫无根据的“特效疗法”,骗取患者的钱财与信任。
一家知名的中医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将原本用于辨证施治的望闻问切,简化为如同流水线般的仪器检测和固定处方。年轻的医生们不再研读古籍,而是依赖AI(已被灰雾污染)给出的“最优解”,开出的药方越来越大,药材越来越贵,疗效却越来越差。当患者质疑时,他们便用一套套被灰雾扭曲的“现代中医理论”来搪塞,将责任推给患者体质特殊或“病情复杂”。
更有甚者,与一些不法药商勾结,推广使用那些异化、甚至有毒的药材,因为它们生长周期短、产量大、利润高。他们对药材的异变视而不见,对患者的不良反应刻意隐瞒,心中只剩下对金钱的贪婪和对晋升的渴望。
一位在基层默默行医数十年的老中医,看着曾经救死扶伤的同仁变得面目全非,看着患者们被虚假的希望和无效的药物折磨得痛苦不堪,他试图呐喊,试图纠正,却发现自己的声音被淹没在虚假宣传的浪潮中,甚至被同行排挤、污蔑为“思想僵化”、“阻碍中医现代化”。最终,他关闭了自己的小诊所,将那些泛黄的古籍和最后一点还未被污染的种子,深深埋入了后院的泥土里,眼神空洞地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仿佛看到了整个中医体系的葬礼。
丹火微光与歧黄余脉
就在中医界如同被死星的寒芒冰封,濒临消亡之际,秦岭深处,那被陈博士调动的龙脉丹火,在净化全球灰雾的同时,也为这片古老土地上的生命火种,留下了一线生机。
苍黄的丹火光晕,不仅净化着人类的集体意识,也同样滋养着那些尚未完全异化的药材种子和残存的、未被污染的中医典籍。在丹火光芒最浓郁的几处隐秘山谷,一些被老药农珍藏的古老种子,竟突破了灰雾的压制,顽强地生根发芽,它们的形态、气味,与古籍记载的正品药材别无二致,散发着纯净而充满生机的药香。
同时,一些真正坚守初心的中医传承者,他们或许年迈体衰,或许身处偏僻之地,或许被主流排挤,但他们的内心如同被丹火淬炼过一般坚定。在丹火光晕的滋养下,他们脑海中那些被灰雾模糊、被错误信息干扰的古医知识,如同蒙尘的珍珠被擦拭干净,重新变得清晰而鲜活。他们能更敏锐地察觉到药材的真伪与患者体内“气”的异常流动。
老教授在弥留之际,手指颤抖地指向书架最高层一个不起眼的木盒。学生们打开后,发现里面并非什么珍贵手稿,而是几十粒用油纸小心包裹的、来自不同年代的药材种子,以及一张泛黄的纸条,上面写着:“守真,方能薪传。”
那位关闭诊所的老中医,在感受到丹火带来的清明后,重新打开了诊所的大门。他没有先进的仪器,只有脉枕、油灯和几排简朴的药柜,里面摆放着他用丹火滋养下培育出的少量纯正药材。他的患者不多,但每一个都得到了最细致的辨证和最精纯的药物。他开始招收弟子,不再依赖任何电子设备,而是手把手地传授望闻问切,一字一句地讲解古籍原文,将那些险些断绝的岐黄余脉,小心翼翼地接续下去。
他们如同在冰封雪地里点燃的微弱篝火,虽然渺小,却代表着“真实”与“坚守”的力量,抵抗着来自星空的死星寒芒和人间的贪婪迷雾。他们或许无法拯救整个沉沦的体系,但他们守护着那颗“真”的种子,等待着拨云见日、丹火重燃的那一天。
然而,猎户座的阴影越来越近,死星的引擎光芒已照亮了太阳系的边缘。收割者的意志如同无形的巨手,加速了对地球文明根基的瓦解。中医的凋零,只是这场宇宙级掠夺与净化战争中的一个战场。陈博士在南极基地看着屏幕上中医界的惨状和猎户座方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