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4章 太祖定乱:赵匡胤亲征灭李筠,一战平定北境叛乱(2 / 3)

加入书签

们再挡住几日,李筠的军队就会断粮,到时候不战自乱。”

赵匡胤看着沙盘,沉默了片刻,开口道:“明日一早,你派五千人去挑战,故意装作不敌,往后撤退,引诱李筠大军追击。朕亲自领兵,在长平以东的山谷里设伏,等李筠的军队进入山谷,就下令合围,一举歼灭他们的主力。”

“末将遵旨!”石守信躬身领命。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石守信就派部将王审琦领着五千人,出营挑战。李筠果然上钩,见宋军只有五千人,还个个看起来士气低落,当即下令全军追击:“宋军不堪一击!给我追!杀了他们,直取汴京!”

王审琦领着军队,假装不敌,一边打一边往后退,故意把李筠的大军往长平以东的山谷里引。李筠的军队追得兴起,根本没察觉异样,几万大军浩浩荡荡,全都冲进了山谷。

就在李筠的大军刚进入山谷一半时,山谷两侧突然响起了鼓声。赵匡胤站在山谷山顶,拔出太祖剑,高声下令:“放箭!”

瞬间,山谷两侧的宋军士兵,纷纷射出箭矢,箭雨像蝗虫一样,朝着李筠的军队射去。李筠的军队猝不及防,不少士兵中箭倒地,惨叫连连。

“不好!有埋伏!快撤!”李筠这才反应过来,连忙下令撤军,可此时山谷入口已经被宋军堵住,几万大军挤在山谷里,进退两难,乱作一团。

赵匡胤又下令:“全军出击!”

山顶的宋军士兵,拿着刀枪,顺着山坡冲了下去;山谷入口的宋军,也杀了进来;石守信则领着大军,从后面夹击。宋军三面合围,李筠的军队根本抵挡不住,士兵们要么中箭身亡,要么被刀砍死,要么跪地投降,不到一个时辰,就死伤过半。

李筠骑着马,在乱军中拼命厮杀,身上被砍了好几刀,鲜血染红了铠甲。他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知道大势已去,不敢再恋战,领着剩下的几千人,杀出一条血路,往泽州方向逃去。

“追!”赵匡胤下令,“不能让李筠跑回泽州,否则他还会卷土重来!”

石守信领着五千骑兵,顺着李筠逃跑的方向追去。李筠的军队早已溃不成军,士兵们跑得气喘吁吁,不少人掉队,被宋军骑兵斩杀。李筠一路逃到泽州城下,刚想让守城士兵开门,就见泽州城头,已经插上了宋军的旗帜——原来,高怀德在截断李筠的粮草后,就领兵攻占了泽州,守城的将领见大势已去,已经投降。

“李筠!你已无路可逃,还不快快投降!”城头上,高怀德高声喊道,手里握着一把长枪,目光锐利地盯着李筠。

李筠看着城头上的宋军旗帜,又看了看身后追来的宋军骑兵,知道自己再也逃不掉了。他拔出青铜剑,看着身边的下属,声音沙哑:“我李筠一生征战,没想到今日竟败在赵匡胤手里!我宁死不降!”

说完,李筠举起青铜剑,朝着自己的脖子砍去。鲜血喷涌而出,李筠的身子晃了晃,从马上摔了下来,当场身亡。

下属们见李筠自杀,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石守信领兵赶到,见李筠已死,连忙派人去给赵匡胤报信。

赵匡胤接到消息时,正在长平的营帐里查看战况。听完下属的禀报,他长舒一口气,走到沙盘前,指着泽州的方向:“李筠已死,泽州已破,潞州群龙无首,平定叛乱,指日可待。”

次日,赵匡胤领兵前往泽州。进城时,百姓们都站在街道两旁,看着宋军的队伍,脸上没有丝毫恐惧,反倒有几分安稳——李筠起兵后,纵容士兵抢掠百姓,百姓们早已苦不堪言,如今宋军平定叛乱,他们终于能过上安稳日子了。

赵匡胤看着街道两旁的百姓,下令:“全军入城,不许惊扰百姓,不许抢掠财物,若有违反,军法处置!”

士兵们纷纷应着,进城后纪律严明,没有一个人敢惊扰百姓,百姓们见状,纷纷拿出家里的粮食和茶水,送给宋军士兵,街道上一片热闹的景象。

没过几日,潞州的守将见李筠已死,泽州已破,知道抵抗无用,主动打开城门,向宋军投降。至此,李筠叛乱,历时一个多月,终于被赵匡胤平定。

五月下旬,赵匡胤领着大军,从潞州返回汴京。进城那天,汴京的百姓们早早地就站在街道两旁,手里拿着鲜花和彩带,迎接宋军凯旋。看到赵匡胤骑着乌骓马,走在队伍最前面,百姓们纷纷欢呼:“陛下万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