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新政风雨:谁向范仲淹泼了脏水(2 / 6)

加入书签

朋党?”范仲淹冷笑一声,“他这是想把我们一网打尽。包拯,你带人去御史台,就说崔峰案牵涉王拱辰,请他配合调查。”

包拯刚走,欧阳修就匆匆回来,手里拿着张纸条:“大人,查到了!王拱辰前几天去了趟夏府,还和一个叫李定的书吏见过面。这李定是崔峰的表亲,现在人不见了。”

“李定肯定知道内情。”范仲淹在纸上写下“李定”二字,“发海捕文书,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另外,把崔峰强占的良田列个清单,张贴在开封府门口,让百姓知道他是怎么死的。”

傍晚时分,开封府门前的公告栏前挤满了人。当看到崔峰强占二十多户百姓良田的明细时,人群炸开了锅。

“原来是个贪官!死得好!”

“怪不得有人说新政坏,怕是被这些贪官恨上了!”

范仲淹站在府衙二楼看着这一幕,欧阳修突然跑上来:“大人,不好了!王拱辰联合三个御史,在朝堂上哭着求陛下罢黜您,说您再不罢官,就要‘动摇国本’了!”

“他们还有什么招?”范仲淹望着夕阳下的开封城,朱雀大街上的马车依然络绎不绝,只是不知有多少双眼睛正盯着府衙。

“听说夏竦在给陛下递密折,说您当年守西北时,和西夏暗通款曲。”欧阳修声音发紧,“这可是通敌大罪啊!”

范仲淹转身拿起笔,在纸上写下“先天下之忧而忧”七个字。

墨迹未干,就听到楼下传来喧哗——夏竦带着禁军来了。

第三章朝堂上的暗箭

夏竦带着禁军闯进府衙时,范仲淹正在核对新科进士的名单。禁军的刀鞘撞在柱廊上,发出沉闷的响声,惊得文书们纷纷起身。

“范大人,陛下有旨,请您即刻入宫。”夏竦皮笑肉不笑地晃着手里的圣旨,“不过在这之前,老臣奉命搜查府衙,看看有没有通敌的证据。”

范仲淹没动,指着案上的名单:“夏大人要搜就搜,但这些是新科进士的考卷,关系到朝廷选材,动不得。”

夏竦使个眼色,禁军立刻翻箱倒柜。书案被掀翻,卷宗散落一地,连书架都被推倒。范仲淹的门生们气得发抖,却被范仲淹用眼神制止。

搜查了半个时辰,禁军只找到几本兵书和西北地图。夏竦看着地图,突然眼睛一亮:“这地图上有西夏边境的标注,不是通敌是什么?”

“我曾在西北任职,绘制地图是职责所在。”范仲淹冷冷回应,“夏大人若不懂边防,可去问韩琦将军。”

正僵持着,包拯带着捕头冲了进来,手里举着个人:“大人!抓到李定了!他招认是王拱辰指使崔峰假造考绩,还说要把所有罪证栽赃给您!”

李定被打得鼻青脸肿,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是王御史让我做的!他说只要扳倒范大人,就让我当知县!”

夏竦脸色一变,刚要说话,富弼带着圣旨赶来:“陛下有旨,即刻停查范仲淹,着令夏竦、王拱辰配合调查崔峰案!”

禁军撤后,范仲淹看着满地狼藉,对富弼苦笑:“这才刚开始。”

富弼点头:“陛下虽不信通敌之说,但对‘朋党’的说法有些疑虑。今早朝会上,章得象还拿出你和欧阳大人的唱和诗,说你们‘以诗言志,结党谋政’。”

“把诗给我看看。”范仲淹接过诗稿,上面是欧阳修写的《朋党论》,里面说“君子与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以同利为朋”。

“这篇文章写得好。”范仲淹突然笑了,“明天我要把它抄录百份,张贴在京城各处,让百姓看看什么是真朋党,什么是假朋党。”

第二天一早,《朋党论》果然贴满了开封城。百姓围着看时,突然有人喊:“快看!夏府的人在撕告示!”

几个家丁模样的人正扯着墙上的诗文,被百姓们围住怒骂。混乱中,有人认出带头的是夏竦的侄子夏明,当场就被愤怒的百姓摁在地上。

范仲淹赶到时,夏明正被打得鼻青脸肿。他让人把夏明带回府衙,却在半路被王拱辰拦住。

“范大人好大的威风,纵容百姓殴打朝廷命官的亲属!”王拱辰指着夏明的脸,“这事我定要上奏陛下!”

“王御史不如先看看这个。”范仲淹递过李定的供词,“看看陛下是先治我的罪,还是先查你教唆贪腐之罪。”

王拱辰的脸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