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瘟神肆虐(1 / 2)
望唐堡的求援急报,如同一声惊雷,在年关将至的长安炸响。
奏报中描述的恐怖疫情——“高热寒战,身现黑紫斑,二三日即毙,尸相惨不忍睹”
,以及那疑似与神秘土着“迷雾之子”
诅咒相关的流言,让紫宸殿内的气氛瞬间凝重到了极点。
“瘟疫?!”
兵部尚书失声惊呼,脸上血色尽褪。
跨海征伐,最惧者非刀兵,而是这等无形无影、却能令大军顷刻土崩瓦解的瘟神!
“陛下!”
户部尚书亦是忧心如焚,“望唐堡、金溪谷乃我朝东海拓殖之根基,投入巨大,若毁于瘟疫,前功尽弃矣!
且疫情若随船队回流……恐遗祸中原!”
恐慌的情绪在众臣间蔓延。
这不是战场上的明刀明枪,而是来自未知领域的、令人无从下手的恐怖威胁。
李琰面沉如水,手指紧紧攥着那份染着无形血火的奏报。
他来自后世,更清楚瘟疫在缺乏现代医学的古代是何等可怕,尤其是在陌生的大陆,可能面对的是完全未知的病原体。
“慌什么!”
李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稳定人心的力量,“瘟神虽厉,岂能摧垮我大唐意志?!”
他迅做出决断,一道道命令如同磐石,掷地有声:
“一,即刻起,封锁所有通往东海之航线!
已出之船队,若未抵望唐堡,立即于最近之补给港隔离观察!
严禁任何人员、货物自望唐堡方向私自回流!”
“二,命太医院,遴选精于伤寒、温病及疡科之太医,并征集民间有应对大疫经验之名医,组成‘东海防疫使团’,携带所有可能对症之药材,由水师精锐护送,火前往望唐堡!”
“三,着令陈永昌,于望唐堡外择高地设立隔离营,将所有病患与健康者强行分离!
焚烧病死者尸体,深埋石灰!
集中处理秽物!
所有饮水必须煮沸!”
“四,传旨沿海各州县,严查自海外归来之人畜,若有疑似症状,立即隔离上报!”
“五,”
李琰的目光锐利如刀,“命陈永昌,设法查清此疫来源!
若真与那‘迷雾之子’有关……待疫情稍缓,朕要他们付出代价!”
这一系列命令,既有坚决的隔离防疫措施,也有积极的医疗救援,更包含了查明源头、以儆效尤的决心,展现出了越时代的危机处理能力。
太医院立刻高运转起来。
然而,面对奏报中描述的、迥异于中原已知瘟疫的可怕症状,许多太医也感到束手无策,争论不休,有的认为是“瘴疠”
,有的认为是“伤寒变症”
,莫衷一是。
消息传到四方馆,索菲娅坐立难安。
她想起拂林古籍中记载的,古希腊名医希波克拉底应对雅典大瘟疫时,强调隔离、卫生和细致观察的方法,也想起一些关于某些植物可能具有解毒或退烧作用的模糊记载。
虽然与这新大陆的瘟疫未必对症,但这或许是她能贡献力量的地方。
她立刻写下自己所知的关于瘟疫防治的拂林古典医学知识,以及一些可能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特征描述,恳请上官婉儿能将其转呈太医院,聊作参考。
与此同时,艾琳公主也行动起来。
她利用李琰特许她查阅档案的权利,在翰林院故纸堆中,寻找任何可能与海外疫疾相关的只言片语,哪怕只是前朝僧侣、商人游记中的模糊记载,也细心抄录下来。
她们都知道,此刻非是争宠之时,救人即是救国。
上官婉儿将索菲娅的笔记和艾琳抄录的资料一并送到了太医院。
正在焦头烂额的院使看到这些来自异域的、虽然零碎却提供了不同思路的记载,尤其是希波克拉底强调的隔离与卫生原则,与皇帝陛下的旨意不谋而合,顿时如获至宝,立刻组织人手研读参考。
李琰得知此事,对艾琳和索菲娅的识大体、顾大局暗自点头。
危难时刻,方能见人心。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将心思放在救灾之上。
东宫,虽然太子仍在“闭门思过”
,但拉什米卡的影响力并未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