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出来混就是要讲义气(1 / 6)

加入书签

    巴蜀易手之后,梁帝征募四方豪杰,充入军伍。

    对于这个消息,洛阳朝堂的震动很大。

    无论是洛阳朝堂的一众公卿还是北地出身的将领都明白,江东老僧动了真火,打算玩真格的了。

    南梁承袭的是魏晋以来的世兵制,兵农分离。一旦被划为军户,那么这一户就归入军籍,世代相袭,父死子继,兄终弟及。

    世兵制往往与屯田制分不开。

    为了应对战乱频繁,土地荒芜,人口锐减等问题,强制令士兵、流民屯田。

    屯田制既能保证农业生产,也能保证在战时可以抽调足够的兵丁,在曹魏时期广泛推广。

    可到了曹魏后期,屯田制便崩溃了。

    各大屯田营的田地被不断兼并侵吞。

    屯田兵不但要承受相当高的税赋,而且会被各地的屯田长官视为家奴,予取予求。曹魏中后期,便出现了屯田兵大范围逃亡的现象。

    世兵也是一样。

    没有了经济基础,这些世代为兵的军户需要国家供养,但南梁给的有限,他们过得相当凄惨,地位低下,还要承受相当劳苦的徭役和繁重兵役。

    世兵制的崩坏导致兵源枯竭和世兵的战斗力下降,可仗还是要打的,南梁便不得不采取募兵制。

    相比于世兵,募兵的战斗力更高,但缺点是需要的钱粮也更多。

    南朝多次招募北方的流民为军,作为与北方作战的主力,比如大名鼎鼎的北府军。

    要维持如北府军这样的一支精锐军队,需要来自建康大量的财政支持。同时,建康朝廷还会授予北府兵土地进行屯田,让北府军控制盐铁资源,收商税,以及获取大部分的战争收益,作为补充军资。

    这样的一支军队,战斗力自然不用多说。

    可对于建康朝廷来说,谁控制了这样的一支军队,也拥有了改朝换代的能力,不得不防。

    南梁的军队分为禁军和地方军。

    禁军直接受命于萧衍,其成员多为募兵,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只有受到萧衍信任的宗室、将领,才能掌控禁军兵权。比如陈庆之,他的白袍军,便是募兵而来,属于禁军序列。

    地方军中多为世兵,战斗力低下,战斗意志也不高,但南梁的宗室、将领都拥有着自己的部曲,各州郡的长官也会招募兵员,用以维持地方治安和防务。

    同时,南梁又派遣宗室出镇地方,都督地方兵权,来保证各地的将领不会拥兵自重。

    萧衍这些年来一直是花小钱办大事,通过扶持北魏南投的元氏宗室,搅动北方的局势。

    可这一次,萧衍却是花真金白银,招募兵员,扩充禁军编制。

    通过建康传来的情报,洛阳的公卿都知道了一件事情。

    大战将起!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