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办法总比困难多(4 / 6)
p; 宇文护走进了屋中,看见宇文泰的桌案上摆放着几份文书,坐在桌案后的宇文泰靠在背几上,正闭着眼睛。
听到了宇文护的声音,宇文泰只是挥了挥手,示意他坐下来。
宇文泰显得很是疲累,宇文护担忧道:
“叔父,可还是为了钱粮之事发愁?”
宇文泰缓缓开口道:
“钱粮之事倒是一时不急,已然筹措了些,我也请奏了朝廷,要北讨契丹诸部,朝廷也同意了,——你看看桌上的文书。”
宇文护听了宇文泰的话,拿起了一份匆匆看了一眼,有些吃惊,很快又拿起了一份,全部看完,惊讶之色溢于言表。
“叔父,这些世族不法之事,从何得来?”
“洛阳送来的!”
宇文护听了这话,很快想到了什么,问道:
“秦王究竟何意?”
宇文泰坐直了身体,看向了自己的侄子,道:
“这还不明白,大野爽的意思是事要办,钱我们自己想办法。”
宇文护面色一变,道:
“如此一来,我们可与这些世族结了仇了。”
宇文泰摇了摇头,道:
“这还不是我最为担忧的,你试想一下,这些不法之事极其隐秘,我等近在眼前尚不得知,大野爽远在洛阳,又是如何得知的?”
宇文护听了,一时无语。
这说明了什么?
秦王的耳目要比他们更广,对于河北的控制力也比他们想得要深。
看着宇文泰的模样,宇文护试探道:
“那我等该如何?”
宇文泰深吸了一口气,下了决心。
“办,撑死的总比饿死的要强!”
“诺!”
——
洛阳。
永和里。
永和里最早是东汉时期太师董卓所建。北魏孝文帝重建洛阳城之时,这座永和里也被重新修筑,里内屋宇华丽,南北有两池,冬夏不枯,楸树和槐树的树荫遮蔽道路,桐树和杨树夹杂种植,居住的都是北魏的公卿。
长孙稚的宅子就在永和里。
如今,随着洛阳城再度修复,长孙家的宅子也重新回到了长孙稚手中。
不过,昔日同住一里的其他公卿,却是多半不见了。
长孙稚对此,也是唏嘘不已。
&nbs
↑返回顶部↑
温馨提示:亲爱的读者,为了避免丢失和转马,请勿依赖搜索访问,建议你收藏【格格党】 www.a5zw.com。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
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可能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